请各位高手们帮我分析一下KST8550失效的原因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设计 10年11月12日 编辑 xiebaokui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做完低温贮存(-25℃)试验后发现截止电流为0.2uA大于要求的0.1uA(规格书)。 做完稳态湿热(40℃,93%湿度)试验后发现截止电流为0.3uA大于要求的0.1uA(规格书)。 具体情况见附件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fanweipin lv5lv5 10年11月19日 从楼主的附档描述上有些问题:“集电极-基极截止电流Icbo”,应该是如下: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 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也就是在集电结上加反向压降时其反向漏电流增大,这个管子好像是60V的。这就跟管子的制造工艺有很大相关了,封装、邦定、切割等等。
从楼主的附档描述上有些问题:“集电极-基极截止电流Icbo”,应该是如下: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
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也就是在集电结上加反向压降时其反向漏电流增大,这个管子好像是60V的。这就跟管子的制造工艺有很大相关了,封装、邦定、切割等等。
报告看不明白,是一颗料?还是几颗料。试验的过程如何,讲讲
帮楼主顶一下,希望有高手可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