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哄哄进入2011年!!!!! 可靠性资料 设备技术交流 11年1月4日 编辑 禁止掉头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前些天客户要一台-80的箱子,偶操刀上阵亲自动手做了一下: 客户要求: 1:温度范围T:-80℃~~~+150℃ 2:湿度范围H:20%~98% 3:实验舱容积:250L 偶滴个配置: 结构和为普通标箱配置。两台2511(3P)的压缩机,R404和R23/R290三种制冷剂,试运行结果令客户和老板十分满意,偶也在暗地里洋洋自得!!!:lol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11年5月9日 [b]回复[url=pid=89630&ptid=10453]23#[/url][i]chinaal[/i][/b] 兄台和sunjj兄同一人,还是盗用人家的头像.哈哈…看到这头像,容易混淆啊.
禁止掉头A lv5lv5 11年5月9日 [quote]楼主用的不同制冷剂混合存在进行二元复叠制冷?自复叠?要考虑些什么呢?不同沸点制冷剂的选择?互溶性? kuangzhanshi发表于2011/5/415:02[url=pid=89646&ptid=10453][/url][/quote] 兄台可搜寻自复叠资料参考,然后再联系到高低温交变湿热箱,不过23楼说的我怕怕,还是改成134a和23吧!
禁止掉头A lv5lv5 11年4月27日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要实现物质的该状态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发明了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制冷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说,他们希望利用新达到的最低温度发现一些物质的新现象,诸如在此低温下原子在同一物体表面的状态、在限定运动通道区域时的运动状态等。因发现了“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一新的物质状态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评价说,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温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楼上见笑了!!!偶只是个初中没毕业的小学生,汗颜了!!! 比起科学家们,!!错,!!不能比,我没有资质和人家比!!! 偶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
ZICO863 lv5lv5 11年4月27日 [b]回复[url=pid=89478&ptid=10453]17#[/url][i]admin[/i][/b] 1961年在米兰国际博览会上,Angelantoni展出了第一台能冷却到-100℃以下(-104℃)的制冷装置,该装置仅仅使用不带有任何低温流体的传统压缩机技术。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11年4月26日 [b]回复[url=pid=89474&ptid=10453]16#[/url][i]lzb4017700[/i][/b] 不懂行,是这箱子底温创记录吗。
遇到高人了,高低温试验箱做到零下九十多度了,控制器显示的太牛B了
[b]回复[url=pid=89821&ptid=10453]27#[/url][i]admin[/i][/b]
双胞胎?
[b]回复[url=pid=89630&ptid=10453]23#[/url][i]chinaal[/i][/b]
兄台和sunjj兄同一人,还是盗用人家的头像.哈哈…看到这头像,容易混淆啊.
[quote]楼主用的不同制冷剂混合存在进行二元复叠制冷?自复叠?要考虑些什么呢?不同沸点制冷剂的选择?互溶性?
kuangzhanshi发表于2011/5/415:02[url=pid=89646&ptid=10453][/url][/quote]
兄台可搜寻自复叠资料参考,然后再联系到高低温交变湿热箱,不过23楼说的我怕怕,还是改成134a和23吧!
:handshake
楼主用的不同制冷剂混合存在进行二元复叠制冷?自复叠?要考虑些什么呢?不同沸点制冷剂的选择?互溶性?
帅哥,我问了一下老师傅,他说怕怕,灌注量小小才好多了危险,等待你的成果
能,我正在实验二元自覆叠在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上的应用!!稍后会拿出成果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制冷剂就用R23和R290
R23和R290混着用吗?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要实现物质的该状态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发明了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制冷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说,他们希望利用新达到的最低温度发现一些物质的新现象,诸如在此低温下原子在同一物体表面的状态、在限定运动通道区域时的运动状态等。因发现了“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一新的物质状态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评价说,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温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楼上见笑了!!!偶只是个初中没毕业的小学生,汗颜了!!!
比起科学家们,!!错,!!不能比,我没有资质和人家比!!!
偶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
[b]回复[url=pid=89478&ptid=10453]17#[/url][i]admin[/i][/b]
1961年在米兰国际博览会上,Angelantoni展出了第一台能冷却到-100℃以下(-104℃)的制冷装置,该装置仅仅使用不带有任何低温流体的传统压缩机技术。
呵呵呵!!见笑了!!!只是个人的二元覆叠制冷系统实际操作的最低温记录:

后来又给它吃了点兴奋剂:
[b]回复[url=pid=89474&ptid=10453]16#[/url][i]lzb4017700[/i][/b]
不懂行,是这箱子底温创记录吗。
再创个人记录

不可思议,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非常不错的
比较关注箱子运行温度的稳定性重现性。
低温制冷剂R23沸点:-84℃,能达到-75℃都很吃力了,能达到图中的-90℃吗?
稳定运行情况怎么样?或者说,温度的复现性怎么样?
我这边可以比较简单的实现-80,或者-90。有需要可以与我们联系啊
兄弟: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
经鉴定是880仪表
手机拍的!
红色的数字背景的虚影是怎么回事阿?
继续赞扬。顶顶顶顶顶
这就是用仪表功能弄虚作假做出来的!!!

好东西,顶一下。
手机拍的吧,有点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