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参考下:Moto手机的一点可靠性标准
裝飾性表面可靠性測試規格
3.通用標準
3.1取樣
本規範所描述各測試之待測樣品既可以是實際産品也可以是測試試片.試片測試在産品實測之前完成,但並不能代替産品實測以作爲判斷的依據.待測樣品之塗裝類型,包括原物料和制程必須與實際量産時相一致.
所有獨立的裝飾性部件(如:前蓋,後蓋,電池蓋等)都必須測試以使他們的膜厚,顔色,光澤及其他測試的性能相一致.這些待測樣品必須在空氣中(而不是封裝在塑膠袋裏)放置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由供應商與Motorola共同確定,或不少於14天.
3.2表面準備
所有的表面在測試之前必須乾淨且無灰塵,油脂和指紋.
3.3最低要求
本文所描述之測試與標準是參考Motorola印刷品零部件外觀要求而制定的最低標準.必要的話,需要調整這些要求以滿足其他産品測試(如holstertest,hangupcuptest,fliphingecyclingtest等)的要求.這些PrototypeCertification測試是産品設計的依據,産品事業群必須以此決定是否要調整性能測試標準以滿足産品的需求.
3.4塗層厚度
3.4.1膜厚測量
第5節流程表中的樣品都必須測量膜厚,用來判斷塗料供應商的目標與實際測試的性能資料間的相關性.膜厚不是性能指標,而是工程上之要求(尺寸與公差要求),也是基於塗料供應商之建議爲了更好地發揮塗層的性能之需要.有時候膜厚超出範圍之外也能得到很好的塗層.環境老化測試失效時之膜後必須記錄下來.
3.4.2最小膜厚
建议最小总膜厚(面漆+底漆)为0.4mil(~10µm),底漆0.2mil(~5µm).多数涂料厂商建议采用大于此标准之膜厚.
3.4.2.1操作步骤
A)把每個工件切開,然後橫斷面用環氧樹脂鑲嵌起來。
B)鑲嵌好的試樣研磨抛光,直到最後一道用0.05µm的氧化鋁抛光紙抛光.
C)通過放大倍數可達1000倍的光學顯微鏡檢測底漆和面漆的厚度。
D)每個工件需測量5~10個點(10個點最理想)。
E)記錄平均值,標準偏差以及每個工件的色差。
F)報告中底漆、面漆之膜厚及縂膜厚必須分開列出。
最大縂膜厚由工件工程圖面決定。各部分底漆与面漆之臨界膜厚參考工件之工程圖面。
4.性能標準与測試規格
4.1鉛筆硬度
工件之最低硬度不得低於”HB”.
4.1.1操作步驟
A)用捲筆刀小心削掉機械繪圖鉛筆以留下無划傷、光滑圓柱狀的鉛筆芯。也可用任何与Mitsubishi”UNI”型號類似之鉛筆來代替。
B)鉛筆負荷与ASTMD3363-74標準一致,以使鉛筆芯或塗層能被破壞。也可以使用自動鉛筆硬度計,載荷設定在500克。
C)把待測樣品放在水平、牢固的平面上,以最硬的鉛筆開始,握住鉛筆或筆芯緊固器使之成45度角緊貼在塗層上往前推。注意使負重往前与向下的壓力平均。建議划痕長度1/4inch(6.5mm)。
D)按照下面由硬到軟的順序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找到一根鉛筆,它既不能劃破塗層露出素材也不能劃破到第二層。
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
SofterHarder
E)對素材重復上述步驟,把素材硬度值放在檢測報告裏作爲補充。
4.2RCA耐磨耗性
工件耐磨耗測試最小不低於50cycles
4.2.1需用儀器
A)Norman耐磨耗測試机,型號:7-IBB-647
B)紙帶:11/16inchwide×8inchdiameterona2inchcore,Norman
C)校正片(paintchip):with#1860topcoating,RedSpot
4.2.2環境要求
A)測試區的相對溼度控制在30~60%,溫度為室溫.
B)紙帶在使用前應該裝在塑膠袋裏儲藏在空氣乾冷的地方.在每一卷紙帶的卷軸上標上收貨日期.凡是從收貨之日算起超過六個月的都應丟棄而用新的來代替.
4.2.3儀器裝配
A)把凸輪裝在耐磨耗試驗机上並使其不停的轉動.
B)總計175克重的砝碼与彎杆臂相連.
C)紙帶必須從送紙器的軸上部通過垂直杆送出.
D)儀器必須放置在水平的工作面上.通過連接在儀器上的水平儀來調節支撐腳使之達到水平.
注:詳情請參看儀器説明書.
4.2.4操作步驟
A)調整試樣使墊圈靜置在待測區域.
B)將試樣与垂直杆正交緊固在基座上,膠帶壓在測試區域.爲了得到正確的結果,試樣必須夾緊以免引起鬆動、傾斜、或者導致壓杆彈起。
C)調計數器到零位。
D)打開驅動器開關,開始測試。
E)使機器執行標準規定的圈數。定時停止機器,取下試樣檢查,直到測試失效爲止,這樣能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F)塗裝或印刷的表面至少須耐:175克力×50圈(連續的),至於其它材料表面之要求,可參看相關零部件之產品規格。
4.2.5失效判斷
磨穿裝飾性塗層到素材或者底漆。如果磨穿足夠大以至於可用肉眼看出來,該塗層就被認爲是失效的。
4.2.6校正
將RedSpot校正片放在壓杆下,執行以上操作。在175克重的壓力下,面漆被磨破的連續圈數應在15~20圈之間。
4.2.7磨耗率計算
最少取磨耗圈數(cycles)在中間的三個點,測量他們的磨損厚度(µm),取其中磨損最大的一個點,用磨損厚度除以圈數則得磨損率(µm/cycle).
4.3百格膠帶附著力
工件之附著力最少須3B以上。
4.3.1儀器与材料
A)划綫工具—鋒利的剃鬚刀、手術刀、小刀或其他鋒刃在15-30º之切割工具都可以。最重要的是鋒刃要鋒利。
B)划格板—如果手動划綫,則需要一個不銹鋼或比它更硬的金屬材質的筆直的墊板以保證划的綫筆直。
C)0.5mm刻度的回火鋼尺
D)Permacell99附著力膠帶
E)橡皮擦
F)64×立體顯微鏡
G)照明放大鏡
4.3.2試樣
試樣必須符合第三節所描述之要求。然而還應注意的是,待測區域必須足夠平坦以使每一條划綫都深度一緻的划到素材。用回火鋼尺的直邊檢查平坦度。
4.3.3操作步驟
通常,測試都按ASTMD-3359-93標準執行.光學顯微鏡用來更精確的定義附著力的等級.
A)何時何地進行測試必須在供應商与客戶之間達成一致.並且試樣在進行膠帶測試之前必須先通過前面的測試.在烘乾与測試后,在室溫下進行膠帶試驗.
B)選擇一表面油污最少、缺陷最小之工件,放在堅固的基座上,在照明放大鏡下按如下要求划綫:
C)對於干膜厚在2.09mils(50µm)以内的,划11條間隔1mm之平行綫.
D)對於干膜厚在2.0mils(50µm)到5mils(125µm)的,划6條間隔2mm之平行綫。
E)所有的划綫約3/4inch(20mm)長。必須用足夠的力一次划破塗膜直到素材.
F)按要求划完百格后,用軟毛耍輕輕的擦拭一下以除去碎屑。
G)檢查刀鋒是否鋒利,如果不鋒利了就去掉鈍邊。在划好的綫條中間垂直再划11條平行的直綫。
H)用軟毛刷刷一下再檢查划痕是否透到底材。如果沒有,換一個地方再划百格。
I)去掉膠帶開頭的兩圈,再另取一段約3inch(75mm)長的黏著力良好之膠帶.
J)把膠帶的中部放在百格上並用手指撫平.再用橡皮擦用力擦一下以確保膠帶与塗膜之間良好的附著.膠帶下面的顔色可顯示出膠帶是否緊密附著于塗膜上.
K)在30~90秒之内,抓住膠帶的一端盡可能的以与它成180º角的方向迅速拉開(而不是猛地向上一提).
L)用照明放大鏡檢查塗膜是否從素材或底層剝離.建議採用立體顯微鏡來檢查.按下列規格來定義附著力的等級.
5B4B3B2B1B0B
無剝落——————————–>65%剝落
5B百格綫非常平滑,完全無剝離.
4B在交叉點有小塊剝離,但受影響的面積不能超過5%.
3B在交叉點及百格綫邊緣有小塊剝離,受影響的面積5%~15%.
2B在百格綫邊緣及百格裏有剝離,受影響的面積15%~35%.
1B在百格綫邊緣有大片的剝離及百格方塊有整塊的剝離,受影響的面
積35%~65%.
0B比1B更嚴重的剝離.
4.4抗化學性
光澤變化不超過5個光澤單位,或外觀目視無變化.
4.4.1操作步驟
A)測試條件:室溫、RH-50%或按客戶与供應商之間達成的協議進行。
B)分別取少許以下三種試劑1,2,3滴在水平試片表面的三個不同的點上,注意不要使溶劑接觸試片的切割邊緣。要隨時添加溶劑以保證試片在試劑下連續暴露兩分鐘。
試劑:1)MEK(MethylEthylKetone)
2)Terpene-BioactEC7R
3)IPA(IsopropylAlcohol)
C)兩分鐘之後,擦乾淨表面並立即觀察表面顔色与光澤有無明顯的變化。多餘的萜烯烴(如試劑2)用橡膠手套除掉。
D)在兩分鈡的溶劑暴露試驗后,凃層表面必須無分解,起泡,裂痕或其他明顯的破壞現象。試劑暴露前後的光澤變化不能超過5個光澤單位。在溶劑暴露之後一小時内如果觀察到上述現象,該塗層認爲是不合格的。
E)抗化性測試的暴露時間允許超過兩分鈡,並且用來作爲產生不合格塗層原因的分析。2,5,15分鐘暴露之後表觀与光澤的變化必須列入報告中。
注:在60º、85º角下所測之光澤度變化均不能超過5個光澤單位。如果光澤低於10個光澤單位,用85º角測。
4.5防晒油暴露試驗
工件在防晒油暴露試驗之後必須滿足本文4.1、4.2、4.3節之標準。
A)取一小滴”NativeTanRegularTanningOilSPF4”放在待測試樣的表面.如果沒有這種特定的防晒油,也可用一下產品來代替:
BananaBoatSPF8ProtectiveTanningOil,Moisturing/AloeVera,或
CoppertoneSPF4Gold,DarkTanningOil,VitaminE&Aloe
B)把試樣在濕熱箱中放置48小時。溫濕度設定為:85℃/85%RH.
C)把試樣取出並冷卻到室溫。
D)用乾佈与橡膠手套擦乾淨測試的表面,檢查外觀有無明顯的變化。
E)按本文4.1、4.2、4.3節所述依次測量鉛筆硬度、耐磨耗与百格膠帶附著力測試。
F)試樣必須滿足這些測試的最低標準。
4.6環境老化試驗
工件在環境老化試驗之後必須滿足本文4.1、4.2、4.3節之標準。
採用哪種環境老化試驗取決於:是用實際產品還是試片來進行試驗,或者僅僅是供應商進行品質稽核。
Motorola要求在裝運前用組裝好之實際產品進行如下完整的加速老化試驗(ALT),包括:溫度衝擊、跌落試驗、溫度循環、高溫高溼試驗以及高灰塵暴露測試。在ALT試驗之後,手機必須由可靠性工程部檢測它是否發生了任何的機械失效.完成以上測試的工件再送往PCS材料与分析實驗室進行檢測(PCSMFAL).
在試片上或供應商爲了品質稽核而提供的產品上進行的環境老化測試,它並不能代替凃裝件的例行檢測.這些測試是暴露在MotorolaPCSALT環境下嚴格進行的,但並不包括跌落試驗与高灰塵暴露試驗.後面兩种暴露試驗雖然對於產品的應用很重要,但通常對於原物料的檢查或供應商執行起來都是不實際的.
對於Motorola工程:
A)按照ALT99測試流程表取一定數量的組裝好之工件給可靠性工程部進行測試.通常地,要求送40套手機進行測試.
B)仔細觀察測試的全過程.
C)從三個ALT群組中各取三套給材料与失效分析實驗室(MFAL)進行後面的測試.這些試驗按4.1、4.2、4.3節中的步驟与最低要求進行,並記錄最終的光澤与色差值。
D)機械性能失效(如:出現裂痕、凃層剝離、目視有明顯色差等)之手機也應交給材料与失效分析實驗室(MFAL)進行分析。測量其膜厚以確定是否某些區域出現凃層過薄。
對供應商之質量稽核:
A)把試樣放入溫度衝擊儀中24個循環(48小時),設定為:-40℃/+85℃.然後再把試樣放入溫度循環儀中48小時,設定為-35℃/+75℃.之後再把試樣放入濕熱箱中48小時,設定為70℃/90%RH.然後再重復一次後面兩步.
B)取出試樣並讓他冷卻到室溫.
C)用幹佈擦乾淨待測之表面.檢查試樣有無明顯的外觀變化.
D)執行本文4.1,4.2,4.3節中所述之測試.
E)試樣必須滿足這些測試的最低要求.
4.7耐候測試
所有顔色的工件必須在強度設定為730W/m²的Heraeus(Atlas)SuntestCPS人工老化机中放置21天.試樣在D65光源下的色差值ΔE變化不能超過0.75
很好的一份資料
感謝!!
请教1环境老化实验中溫度衝擊儀中24個循環(48小時)的模拟的实际使用时间是多少?其样品的激活能是多少?2耐候測試时的温度是多少?谢谢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