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系统可靠性的演进
秦咏红,吕乃基(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可靠性是人工自然以及人机关系中的一个基础范畴。它萌发于航空和军事工程领域,在电子装备研制中迅速发展,其演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工程系统及其复杂性的要求,受工程知识综合水平的支撑。可靠性经历了从工程问题、理论、技术到可靠性工程学科的演进,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等从可靠性演进中依次分离出来,呈现工程化的层级递进的模式。其演进有多种特点,对工程主客体产生影响。其演进方向趋于弥合人机之间的落差,指向构建工程预设功能的目标的可信程度,指向工程系统对工程主体适用性的符合程度。
关键词:工程系统;可靠性;主客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11)04029505
可靠性是工程系统维持无故障工作能力的综合指标,表征元件、部件、设备等以及它们构成的工程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人工自然、人机关系以及工程设计、建造、运行和使用中的一个基础范畴。工程系统可靠性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航空和军事工程领域。50至60年代,在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形成了可靠性技术和管理并大致确定了可靠性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70至80年代狭义可靠性工程成熟,可靠性研究受到国际重视,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完备的技术体系以及配套的管理和教育机构相继确立,并向广义的方向发展。研究工程系统可靠性的演进,可以丰富和深化对工程与社会、工程伦理、工程哲学等问题的理解。
一、工程系统可靠性演进的背景
可靠性工程起源于军用电子设备失效现象并非偶然。二战期间,美国与德国在尖端武器研制上的竞争,以及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军事和航…
谢谢!!!!!
顶吕老高徒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