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ed]可靠性验证试验是针对订购方来说的,他们的利益希望能够得到可靠性比较高的产品。
而电子产品一般比较多,不可能对每一个产品进行检验,这是,就需要概率比序贯试验方案,即确定两条线,一条是拒收线,一条是接受线,即临界值。这样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验收产品。
截尾序贯设计的若干改进方案
马海南1,李玮2,潘长缘3
(I.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浙江绍兴312000;2.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2;3.PPD全资子公司依格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生物统计部,上海2000:21)
摘要:考虑检验边界为动点的截尾序贯设计方案,其具有较序贯概率比检验等方法更多的选择,对2类风险也有公式进行计算.在已有序贯检验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穷举的方法,改进了部分截尾序贯检验方案.
关键词:序贯概率比检验;序贯网图检验;截尾试验次数;平均试验次数
自A.WaldEl在1947年发表关于序贯分析的著作以来,序贯分析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学科领域.序贯概率比检验(SequentialProbabilityRatioTest,简称SPRT)是序贯假设检验中常用的方法,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Lorden,Huffman和陈家鼎等Ⅲ2研究了2次SPRT(简称2.sPRT)方法,以克服SPRT方法的不足.文献[3]总结了关于这方面的成果,并讨论了截断2.SPRT方法.文献提出的序贯网图检验方法是对2.SPRT方法的推广,该方法的要点是在原SPRT问题中插入一系列检验点,将单个假设检验问题拆分为若干个假设检验问题.
本文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将检验边界看作是可以任意变动的点(以下简称动点),再寻求计算2类风险的方法.这样就增加了序贯检验可供选择的方案,从而为寻找更优的截尾序贯检验方案提供了可能.本文最后运用部分穷举的算法㈦8,改进了一些截尾序贯检验方案.
1截尾序贯设计
2若干改进方案与模拟检验
对已有检验方案,考虑动点的截尾序贯设计,主要有3个途径对其进行改进:(i)在符合2类风险的条件下减少截尾试验次数;(ii)在截尾试验次数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降低2类风险;(iii)在截尾试验次数相同且2类风险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平均试验次数.
3结论
(1)从表1可以看到,1、2、3、6:7都对截尾试验次数有不同程度地减少,4、5、8则在截尾试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2类风险.而已有方案是序贯网图检验方法的结果,其相对于国际标准.IECll23已经有了全方位改进,这说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比较给出的2类风险与模拟计算的2类风险,差别是很小的,这也表明本文的结果是可信的.
(2)4、5均是对同一问题的改进方案.对比4、5发现其2类风险差别很小.,很难确定哪个更好,但从各项平均次数来看,4比5略优一点.9和lO也是对同一问题的检验方案.对比9和10发现2类风险各有优势,很难确定哪个更好,然而从各项平均指标不难发现9优于10.以上表明,各项平均次数在进行序贯检验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截尾试验次数相同并且2类风险相差不大的情形下.
赞!
[quote]geshwester发表于2012-12-2516:32[url=pid=117627&ptid=13754][/url]
这段时间刚学习了GJB-899A,下了,认真学习去[/quote]
哦,呵呵,我也有这个标准,不过还没看,我看过北航新出的那本书,《可靠性试验》姜同敏编的,
这段时间刚学习了GJB-899A,下了,认真学习去
[quote]admin发表于2012-12-2411:40[url=pid=117529&ptid=13754][/url]
多交流,学生也有学生的优势。
经过专业的学习,你们很快可以超越社会中的一些老可靠性人。:handsha…[/quote]
呵呵,谢谢谢谢!!我会努力的!
[quote]zhuanzhe8发表于2012-12-2411:21[url=pid=117520&ptid=13754][/url]
呵呵,谢谢管理员!!希望多指教,学生,还未出茅庐[/quote]
多交流,学生也有学生的优势。
经过专业的学习,你们很快可以超越社会中的一些老可靠性人。:handshake
[quote]admin发表于2012-12-2408:50[url=pid=117507&ptid=13754][/url]
这份资料不错,序贯试验相关的资料,相对少一点。[/quote]
呵呵,谢谢管理员!!希望多指教,学生,还未出茅庐
这份资料不错,序贯试验相关的资料,相对少一点。
呵呵,你是做可靠性的吗?我现在还在学校,研究方向为可靠性。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