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预计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解决办法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设计 13年4月18日 编辑 lt2012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各位前辈,我是可靠性设计的菜鸟,现在我有一个单板,用应力法可靠性预计出的结果为40000小时,但是系统要求是60000小时,在设计上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单板的可靠性,满足系统对单板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呢?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chwguang lv1lv1 13年10月26日 预计时,我感觉还需要看一下预计的置信区间、同时要关注预计时您选择的几个系数。 最后如何预计值实在达不到要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采用1、降额设计2、采用质量水平更高的零部件3、进行简化或冗余设计4、其他设计方法谢谢。
modaohuohuo lv3lv3 13年9月6日 应力法可靠性预计出来的值我认为仅仅是设计的值,其指导意义仅仅截止到设计阶段结束前, 而且绝对值40000还是60000,根据预计标准不同会有很大差别, 其实我认为更有价值的是相对值(各个子系统、各个模块的预计结果,谁高谁底)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黄金会员lv6lv6 13年6月19日 [quote]pif2216发表于2013-4-2217:25[url=pid=127477&ptid=14136][/url]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quote] ;P
dianel lv2lv2 13年6月17日 [quote]pif2216发表于2013-4-2217:25[url=pid=127477&ptid=14136][/url]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quote] 事实确实如此,而且预计出来的MTBF和通过返修数据计算出来的MTBF会相差2~5倍.
pif2216 lv5lv5 13年4月22日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W8W的误差很容易过去,这玩意结果实在玄的很,呵呵!
giant110 lv5lv5 13年4月18日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标准,如果是217F的话很正常,另外60000小时的要求是任务可靠性要求还是内在可靠性要求,你的预计结果是内在的MTBF值还是任务MTBF值 预计结果相差几倍都是正常的
预计时,我感觉还需要看一下预计的置信区间、同时要关注预计时您选择的几个系数。
最后如何预计值实在达不到要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采用1、降额设计2、采用质量水平更高的零部件3、进行简化或冗余设计4、其他设计方法谢谢。
目前可靠性预计标准的失效率数据确实不是很乐观,对于一些产品存在预计结果不达标的问题。与实际使用过程中数据统计的结果相差很大。
降额设计,简化设计,还有,你预计的时候,元器件的使用环境因子和元器件的实际工作温度(如壳温或节温)是否选择正确,对你的预计结果又很大的影响。
应力法可靠性预计出来的值我认为仅仅是设计的值,其指导意义仅仅截止到设计阶段结束前,
而且绝对值40000还是60000,根据预计标准不同会有很大差别,
其实我认为更有价值的是相对值(各个子系统、各个模块的预计结果,谁高谁底)
[quote]pif2216发表于2013-4-2217:25[url=pid=127477&ptid=14136][/url]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quote]
;P
学习了
[quote]pif2216发表于2013-4-2217:25[url=pid=127477&ptid=14136][/url]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quote]
事实确实如此,而且预计出来的MTBF和通过返修数据计算出来的MTBF会相差2~5倍.
很好办的,调整下占空比、还有你预计的应力稍微调整下、环境温度稍做调整(用典型温度、不用极限温度),10W8W的误差很容易过去,这玩意结果实在玄的很,呵呵!
应力法可靠性预计列出可靠性偏低的器件
1.减额设计降低应力增加可靠性
2.用更高质量等级的器件替代
3.降低case中的温度
列出可靠性偏低的器件,考虑采用更高质量等级的器件替代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标准,如果是217F的话很正常,另外60000小时的要求是任务可靠性要求还是内在可靠性要求,你的预计结果是内在的MTBF值还是任务MTBF值
预计结果相差几倍都是正常的
方便的话,LZ把预计的过程贴上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