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一新的公司搞设计验证,这里的产品主要用于工业用途,非消费型产品,研发完全是自有品牌自主开发的,没有具体的客户要求。
这种情况下,设计验证颇为头疼,举例说可靠性验证吧,我们想着按照GJB/Z35-93订立内部的降额标准,参照标准分三个降额等级,由技术主管在立项拟定技术规格书时就定义清楚。
首版样机验证下来,发现温升、工作应力(电流应力、电压应力)全部超出降额等级标准,却也在零件规格范围之内,要检讨修改,设计师们可大意见,一再坚持设计是完美的,不需要优化设计,研发技术负责人也质疑我们选的器件降额标准过于苛刻了些。
最近有些茫然,难道GJB/Z35作为军标真的不适用,各位坛里的大侠们,支支招呗~
附议大师的说法,在可靠性方面,最终是要看产品是否达到了产品的可靠性需求,一般来说是看产品的MTBF值是否达标,是否可以通过PRAT。
至于在产品设计中的降额,个人认为应该算是中设计优化,也是为最终满足最终的可靠性需求来服务的,合不合理,要看最终的情况了。
搞定大师们随便举出实例反证就可以了
谢谢大师的精辟点拨。
接客户的要求研发也有过,可是客户不会明确地说在样机之前我们也会根据电路图和布局进行计算和建模仿真,其实这些数据跟实际比较起来差得很远,所以样机出来之后测量一下,用实际数据衡量比较可靠
研发应该从客户的要求出发。没有具体的客户要求,产品质量、可靠性等均无从验证。设计能否成功基本上就是碰运气了…
降额标准是设计时的一种指导,目的是为了使产品能满足客户可靠性要求。验证的应该是可靠性,而不是降额达到了什么等级。
另外,温升、电流电压应力可以通过计算或/和仿真进行初步的预测,而不必要等到有了样机才进行测量验证。因而可以在有实物样品前就可以对设计是否合理进行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