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温湿度循环处理方法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试验 14年9月19日 编辑 李根江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i=s]本帖最后由李根江于2014-9-2121:13编辑[/i] 温湿度循环的常温与低温间的温度骤变(红线内部分),大家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处理的?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李根江A lv4lv4 15年11月20日 对于低温有湿度,这种情况有能测吗?有测试吗,我家的设备达不到,10℃以下就不能控制湿度了。干湿球湿度计是有使用范围的,据说电子式的范围要宽些,没见过,有使用的科普一下呗。
李根江A lv4lv4 14年10月8日 [quote]OTO发表于2014-9-2220:56[url=pid=147484&ptid=16335][/url] 这个实验是CyclicMoistureResistance,简称CMR,你那个图是参考mil-std-883METHOD1004.7来的,原图要…[/quote] 这种变化曲线做过,一个柜子没有问题,客户提供的条件就是那个样子。求大侠指点。
李根江A lv4lv4 14年9月22日 [quote]84664893发表于2014-9-2209:52[url=pid=147474&ptid=16335][/url] 这是哪个标准中的曲线?[/quote] 日本JIS系的一图示,IEC60068-2-38中也有类似的图形。
OTO lv5lv5 14年9月22日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这个实验是CyclicMoistureResistance,简称CMR,你那个图是参考mil-std-883METHOD1004.7来的,原图要求在低温时要保持最少3小时,也就是你这个图划红线部分两区间之间要保持3小时。具体如何执行可以参考这个曲线,一个炉子就可以完成了。
wawh0712 lv5lv5 14年9月22日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你仔细看下GB2423.34-2012的6.4.2的b。。。。
dengbotuo lv2lv2 14年9月21日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红线内部分)根本没变化率可言,温度冲击箱转化都要10来秒,但是没湿度,搞2台温湿度箱人工操作可执行,但温县中的转化还是需要时间,可以忽略。
对于低温有湿度,这种情况有能测吗?有测试吗,我家的设备达不到,10℃以下就不能控制湿度了。干湿球湿度计是有使用范围的,据说电子式的范围要宽些,没见过,有使用的科普一下呗。
曲线台夸张
用HALT箱吧,斜率可控又能实现大斜率
低温貌似都不管控湿度的
-10度90%的湿度?
客户图片给错了目前没有这么做的,本身在这个试验中突变没有意义
图太模糊,标示的红线升降温部分看不到所需要的时间,以我们的ESS箱可以做到温度点
但低温的湿度好像行业没几家能做吧
-10C湿度要达到90%RH,什么箱子可以做到这么难的?
[quote]OTO发表于2014-9-2220:56[url=pid=147484&ptid=16335][/url]
这个实验是CyclicMoistureResistance,简称CMR,你那个图是参考mil-std-883METHOD1004.7来的,原图要…[/quote]
这种变化曲线做过,一个柜子没有问题,客户提供的条件就是那个样子。求大侠指点。
[quote]84664893发表于2014-9-2209:52[url=pid=147474&ptid=16335][/url]
这是哪个标准中的曲线?[/quote]
日本JIS系的一图示,IEC60068-2-38中也有类似的图形。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这个实验是CyclicMoistureResistance,简称CMR,你那个图是参考mil-std-883METHOD1004.7来的,原图要求在低温时要保持最少3小时,也就是你这个图划红线部分两区间之间要保持3小时。具体如何执行可以参考这个曲线,一个炉子就可以完成了。

这是哪个标准中的曲线?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你仔细看下GB2423.34-2012的6.4.2的b。。。。
[quote]李根江发表于2014-9-1922:02[url=pid=147431&ptid=16335][/url]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quote]
(红线内部分)根本没变化率可言,温度冲击箱转化都要10来秒,但是没湿度,搞2台温湿度箱人工操作可执行,但温县中的转化还是需要时间,可以忽略。
这个温度变化哪里是骤变,无语。
利用两台恒温恒湿设备人工动作?
依设备的能力(肯定达不到骤变要求)最大速率进行转变?
还是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