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相当熟悉各大汽车厂商的破坏性试验,即在一个新车型正式投产之前,必须先撞烂几辆、十几辆,以不同的速度撞,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撞,以测试车子的安全性。不经过这道关口,是不可能到消费者手中的。
汽车业如此,那么别的行业呢?摩托罗拉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通信业的范本。人们常说,一款经典产品是“千锤百炼”的结晶,凝聚了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无数的心血,而摩托罗拉手机产品“千锤百炼”的意义远不仅于此,它同时意味着一个真实的过程:可靠性试验。
摩托罗拉生产个人通讯产品的工厂均设有可靠性实验室,任何一款新产品投产之前,都必须送进这个地方经受各种“严酷”考验,某些试验项目之“残酷”,完全可以称之为令人发指的“虐行”。但是,为了产品的经久耐用,这些试验是不可缺少的,尽管许多别的通信产品公司并不这样做。我们把不同公司的同类产品投入可靠性实验室,结果显示,摩托罗拉的产品对“摧残”的忍耐力是别的公司产品的五到六倍。于是差别体现出来了,香港《选择》杂志对消费者的调查显示,摩托罗拉的手机在信号灵敏度、话音清晰程度、电池使用时间、使用方便程度、抗撞击能力等5个重要方面均表现出色。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你跟人打赌,拿摩托罗拉手机和别的品牌手机同时往地上摔,看谁的抗摔。但消费者使用时难免有失手的时候,摩托罗拉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并且把它设计为可靠性试验的一个项目。于是我们明白了,即使当大家的技术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时候,为什么摩托罗拉总能做到更好。
让我们去摩托罗拉天津工厂的可靠性实验室看一看。
这是严格耗资上百万美元建起来的可靠性实验室,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这里模拟一种环境,把一部刚刚研发出来的手机在今后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压缩在两周内完成。试验项目很多,不妨举几个例子。
抗撞击试验。即让产品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体而下,地面由钢板铺就。钢板被撞得当当直响,如此反复多次。当试验员捡其手机,那小东西依旧安然无恙。
极端温度试验。即测试产品在60摄食度高温和零下30度低温时的性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冲击箱,可以在五秒种只内试验从极高温到极低温的转换。从外面我们可以看到,冲击箱内刚刚还热得像蒸笼,眨眼间就冻得直冒白烟,使人禁不住为那些饱受煎熬的试验样机难受。据介绍,这个试验对产品元器件损害极大,要是能“挺”得过去,就可以在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和环境中放心使用了。
按键试验。这个试验有点滑稽。就是把样机固定住,然后用机械手像弹钢琴一样敲键不已。完全可以说,用户多少年里按手机键盘的次数,也没有那只机械手一天干的活儿多。这样你尽可以放心了,你的手机键盘不会损坏。
坐压试验。假如你体重有两百斤,一不小心坐在手机上,那可糟了。但不要紧,实验室早就替你想到了。这里设置了一个体积庞大的铅锤,一次又一次地“坐”到样机上,每次都把样机“坐”得弯曲过来。但没事,拿起手机,照打不误,而且不变形。
1试验项目还很多,像紫外线试验,是检验喷漆工艺过不过关;海风试验,即模拟海上的“腥风苦雨”,看产品是不是“拒腐蚀,永不沾”。总之,凡是你能想到的,都设计出了相应的试验项目。
参观这天,我们特别注意到,有一些摩托罗拉V998手机正在实验室里经受“考验”。印象中那么亮丽小巧的身躯,却饱受各种“酷刑”折磨,令人不忍目睹。但我们理解,不经历风雨,又怎见得彩虹,不吃苦中苦,又怎么做手机产品中的“大哥大”?作为摩托罗拉V系列的第一款,V998技术卓越,设计创新。它重量才83克,体积仅有72立方厘米,相当于信用卡的三分之二大小,却集中了当今移动电话最为先进、超强的功能,包括自动双频、中文显示、中文短讯、数据传输、支持电话会议等,这些先进设计,都通过可靠性试验得到了保证。这些试验并不是自找苦吃,而是为了达到摩托罗拉公司的“6西格玛”质量标准,即每百万台产品中不合格品中不得超过3.4个。难怪V998在美国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大众科学》、《时代周刊》、《娱乐周刊》等很有影响力的科技、新闻、消费类媒体的“年度最佳新品”、“超强手机”等多个奖项。
我们终于明白了,“千锤百炼”这个词对摩托罗拉产品的特殊含义。
有些标准需要吧
那个实验其实只是检验产品在高温和低温下的可靠性,并不是检验产品突然从极高温转到极低温或者从极低温突然转到极高温的可靠性吧。所以就算真的5s内就可以从60变成-30度,有必要吗?
应该是使用的两箱式冷热冲击实验机,5秒内从高温区转到低温区
支持楼上意见,一般电子产品(工品)做HALT是45度/min吧
学习了!同意楼上的意见!
[quote]原帖由[i]tony_li[/i]于2007-4-2614:35发表[url=http://club.kekaoxing.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04&ptid=209][img]http://club.kekaox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楼住不是干这行的吧?最一般的电子厂商都会做这些可靠性试验啊。另外,五秒钟从60到负30度的thermalshocktester好像还没有吧?这相当于1080/min~[/quote]
1.要想达到5秒钟转换的可能,可以使用双液槽式冷热冲击试验机,但是低温只可能到0度。
2.其它的靠压经缩机制冷的冷热冲击机更不可能达到,最快也要5分钟。
3.HALT试验机用液氮制冷,最快也只能60度/分钟。
所以,个人觉的他讲的这个5秒钟只是将样品从高温区转换到低温区的时间,并不是从60度降到-30度。
关注中,,,
有temperaturecontrolunit来达到极短地时间内在高温和低温间循环,非常compact,但价格也很昂贵,不过像M这样地公司一定会具备的,呵呵!
应该一般的消费电子都会做这种可靠性试验吧,至少我们是做的;不过5秒钟从极高温到极低温的thermalshockchamber还没听说过,有点孤陋寡闻
嗯,的确。
快速温变在HALT中有较高的要求,
当然这成本是蛮大的。
楼住不是干这行的吧?最一般的电子厂商都会做这些可靠性试验啊。另外,五秒钟从60到负30度的thermalshocktester好像还没有吧?这相当于1080/min~
[quote]原帖由[i]kissinger521[/i]于2007-4-1314:48发表
品牌手机的质量之根本啊,想象国产手机有几个是真正做可靠性的,基本都是在应付,也有一些企业整天是抄M公司、N公司的可靠性标准,根本没下心去研究,跟在别人后面走,怎么可能会有发展呢![/quote]
说得对,其实无论什么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都是产品的根本,手机也一样。
没有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产品,对品牌影响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日系手机全面退出中国,NOKIA某款产品被315暴光等等。
不过现在M和N确实是手机行业的领头羊,国产手机学习借鉴可以,但也要自己潜心好好研究啊。不然这么大的中国市场被洋品牌占据下。
国产手机自己颜面不好过哦。
品牌手机的质量之根本啊,想象国产手机有几个是真正做可靠性的,基本都是在应付,也有一些企业整天是抄M公司、N公司的可靠性标准,根本没下心去研究,跟在别人后面走,怎么可能会有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