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循环与冷热冲击的区别?二者目的?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设计 08年3月5日 编辑 alicexia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我是新人,可靠性方面缺乏很多经验,但却在可靠性实验室工作~~~~求助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okhere1999 lv2lv2 08年8月7日 温度循环是利用一个设备,通常是高低温试验箱,可以通过程序设置自动进行温度转换,通常转换时间相对冷热冲击较长,可自行进行温度转换,自行进行温度保持。 冷热冲击通常是两个设备,通常为高温箱和低温箱,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冷热环境的温度保持,转换时间短,需要人为转换,即将试验物品从低温箱移至高温箱。
liuyyyy lv3lv3 08年3月27日 TCT和TST主要是看其温变率的多少来判定其是什么测试的。 TCT的温变率:<=20C/min TST的温变率:>20C/min 一般来讲有区分温度循环柜和温度冲击柜,但有的温度冲击柜即能做TST也能做TCT,在这里就是看你把温变率调节到多少来看了。 对于温度冲击柜有两种:两箱式和三箱式 两箱式:只有高温区和低温区,其转换时间一般很短,根据设备厂家当初设定的值,我所遇到的两箱式试验机其转换时间就只有10秒。但是这10秒并不是瞬间就是产品升/降温的时间,而是样品从冷箱到热箱或热箱到冷箱的过程。 三箱式:有高温区-待测区-低温区。这种试验柜一般都是以送风式的来升降温度的,当低温升高温时则低温区关闭送风开启高温区送风。在这里的转换时间就是根据高低温的温差和温变率来确定的。
rms_brick lv2lv2 08年3月25日 如果产品温度响应时间较长,在温度冲击条件下的热平衡时间大于在温度循环试验中的温度变化时间试验时有可能用温度冲击代替温度循环吗?两箱法的温度冲击试验远比给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冲击试验便宜呢!
gary lv4lv4 08年3月19日 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温度循环 这个实验侧重于考验样品的各组成元件之间热膨胀系数CTE的匹配性,对光电产品光路耦合好坏的可靠性考验尤其有效. 为什么在实验条件里总是会强调高低温的停留时间呢(dwelltime),这是因为样品的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样品本身的温度不一定能达到设定值,所以环境温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后,需要一些时间"等待"样品温度也达到这个最大值或最小值,这个等待时间就是dwelltime.本人实验过,当实验箱内的温度从-40C快速飚升到85C时,样品本身从-40C升至85C至少需要12~13min. 转换时间(transfertime)指的是样品的环境温度变化时间,并不是样品本身温度的变化时间.transfertime越短,热冲击效应就越明显啦 热冲击实验有两种:airtoairthermalshock,liquidtoliquidthermalshock. 前者的工作原理前面贴子里解释得很清楚. 我这里谈谈liquidtolliquidthermalshock. GR-468-CORE和MIL-STD-883里的实验条件是这样的:0C~100C,transfertime<10sec,dwelltime>5min.15cycles.该实验是检验元器件密封性能好坏的最有效手段, 通常实验流程为: leaktest–>thermalthock–>RGA.RGA是破坏性气体成份分析,通常测试结果比较准确. leaktest测试结果不会太精确,测试值只是个概数而以.所以建议做完thermalshock后,直接就去做RGA分析.
echoxfs lv4lv4 08年3月6日 我看六六对环境试验的失效机理很懂,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环境试验项目的失效机理资料?学习一下! 我记得以前在论坛上有个帖子有相关资料的,不过现在我怎么搜都没找到:'(
scpxj lv2lv2 08年3月6日 温度转换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样品从一个恒温区转移到另一个恒温区的时间。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变化的两端都是恒温区。对不同类型的chamber,两个恒温区有着不同的界定: 三箱换气式的冷热冲击箱:高温区—>测试区—->低温区,其工作方式为先预热,使高温区和低温区达到设定的条件(此温度一般比测试条件的高温和低温放大10度左右)。测试开始后,高温区和低温区将轮流向测试区冲入高温或低温气流。所以转换时间应该为测试区从前一恒温点到下一恒温点的时间,包括充气时间,温度变化时间。 三箱吊篮式冷热冲击箱:转换时间应该包括,吊篮从一箱移到另一箱的时间+目标箱内从新恢复设定温度时间。一般而言,吊篮移动时间很短,所以转换时间主要决定于目标箱内恢复设定温度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两分钟。所以在对温度转换时间有确定要求的测试中,建议设定一个中位箱的停留过程,中位箱的温度和停留时间需要根据测试要求,chamber的性能作具体调整。但一般以不超过3分钟为宜。
alicexiaA lv2lv2 08年3月5日 [quote]原帖由[i]olive_shw[/i]于2008-3-516:25发表[url=pid=16617&ptid=2509][/url] 转换时间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篮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时间吗?还是指温度稳定的时间呢?[/quote] 這個我也不太懂,但冷熱沖擊實驗,有一個駐留時間,這個駐留時間是指什么呢?在它的沖擊溫度范圍內,斜率,得出每個cycle所需要的時間……
alicexiaA lv2lv2 08年3月5日 謝謝大家的回復,看了之后大概懂了點,還要在實踐中領會! 另外有關推拉力實驗的,怎么我在論壇里搜索不到相關的帖啊?它也是可靠性的一種啊,我現在在評估要買一臺推拉力設備,可不知道從何下手~~~
六六 lv3lv3 08年3月5日 温度循环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范围、温度变化速率及循环次数。通常适用于组件级筛选。筛选温度时间历程考虑受筛产品通电和不通电两种情况。激发的故障模式主要有: a)使涂层、材料或线头上各种微观裂纹扩大。 b)使粘结不好的接头松弛。 c)使螺钉连接或铆接不当的接头松弛。 d)使机械张力不足的压配接头松弛。 e)使质量差的钎焊接触电阻加大或造成开路。 f)粒子污染。 温度冲击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速率、温度转换时间及温度冲击循环次数。因其温度变化率较高,产生的热应力较大,是筛选元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器件的有效方法。用于组装等级时要注意其可能造成的附加损坏。筛选效果类似于温度循环。激发的故障模式类似于温度循环。
温度循环是利用一个设备,通常是高低温试验箱,可以通过程序设置自动进行温度转换,通常转换时间相对冷热冲击较长,可自行进行温度转换,自行进行温度保持。
冷热冲击通常是两个设备,通常为高温箱和低温箱,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冷热环境的温度保持,转换时间短,需要人为转换,即将试验物品从低温箱移至高温箱。
TCT和TST主要是看其温变率的多少来判定其是什么测试的。
TCT的温变率:<=20C/min TST的温变率:>20C/min
一般来讲有区分温度循环柜和温度冲击柜,但有的温度冲击柜即能做TST也能做TCT,在这里就是看你把温变率调节到多少来看了。
对于温度冲击柜有两种:两箱式和三箱式
两箱式:只有高温区和低温区,其转换时间一般很短,根据设备厂家当初设定的值,我所遇到的两箱式试验机其转换时间就只有10秒。但是这10秒并不是瞬间就是产品升/降温的时间,而是样品从冷箱到热箱或热箱到冷箱的过程。
三箱式:有高温区-待测区-低温区。这种试验柜一般都是以送风式的来升降温度的,当低温升高温时则低温区关闭送风开启高温区送风。在这里的转换时间就是根据高低温的温差和温变率来确定的。
顶一个,14楼的说的很好。
RGA分析?
RGA是什么呢?不好意思!问个菜鸟问题!
如果产品温度响应时间较长,在温度冲击条件下的热平衡时间大于在温度循环试验中的温度变化时间试验时有可能用温度冲击代替温度循环吗?两箱法的温度冲击试验远比给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冲击试验便宜呢!
很专业哦学习了
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温度循环
这个实验侧重于考验样品的各组成元件之间热膨胀系数CTE的匹配性,对光电产品光路耦合好坏的可靠性考验尤其有效.
为什么在实验条件里总是会强调高低温的停留时间呢(dwelltime),这是因为样品的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样品本身的温度不一定能达到设定值,所以环境温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后,需要一些时间"等待"样品温度也达到这个最大值或最小值,这个等待时间就是dwelltime.本人实验过,当实验箱内的温度从-40C快速飚升到85C时,样品本身从-40C升至85C至少需要12~13min.
转换时间(transfertime)指的是样品的环境温度变化时间,并不是样品本身温度的变化时间.transfertime越短,热冲击效应就越明显啦
热冲击实验有两种:airtoairthermalshock,liquidtoliquidthermalshock.
前者的工作原理前面贴子里解释得很清楚.
我这里谈谈liquidtolliquidthermalshock.
GR-468-CORE和MIL-STD-883里的实验条件是这样的:0C~100C,transfertime<10sec,dwelltime>5min.15cycles.该实验是检验元器件密封性能好坏的最有效手段, 通常实验流程为: leaktest–>thermalthock–>RGA.RGA是破坏性气体成份分析,通常测试结果比较准确. leaktest测试结果不会太精确,测试值只是个概数而以.所以建议做完thermalshock后,直接就去做RGA分析.
多谢!
先去找来看看!
楼上专业知识不错哦多多向您学习
呵呵,我在可靠性资料版块中发了一份总结的环境应力筛选的资料,里面有其他典型应力下可能激发的故障模式。
thankyouforyourinformation.
我看六六对环境试验的失效机理很懂,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环境试验项目的失效机理资料?学习一下!
我记得以前在论坛上有个帖子有相关资料的,不过现在我怎么搜都没找到:'(
温度转换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样品从一个恒温区转移到另一个恒温区的时间。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变化的两端都是恒温区。对不同类型的chamber,两个恒温区有着不同的界定:
三箱换气式的冷热冲击箱:高温区—>测试区—->低温区,其工作方式为先预热,使高温区和低温区达到设定的条件(此温度一般比测试条件的高温和低温放大10度左右)。测试开始后,高温区和低温区将轮流向测试区冲入高温或低温气流。所以转换时间应该为测试区从前一恒温点到下一恒温点的时间,包括充气时间,温度变化时间。
三箱吊篮式冷热冲击箱:转换时间应该包括,吊篮从一箱移到另一箱的时间+目标箱内从新恢复设定温度时间。一般而言,吊篮移动时间很短,所以转换时间主要决定于目标箱内恢复设定温度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两分钟。所以在对温度转换时间有确定要求的测试中,建议设定一个中位箱的停留过程,中位箱的温度和停留时间需要根据测试要求,chamber的性能作具体调整。但一般以不超过3分钟为宜。
温度转换时间应该是指从一个试验箱转入另一个试验箱的时间。
驻留时间可能是温度上、下限的停留时间。
[[i]本帖最后由六六于2008-3-517:03编辑[/i]]
[quote]原帖由[i]olive_shw[/i]于2008-3-516:25发表[url=pid=16617&ptid=2509][/url]
转换时间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篮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时间吗?还是指温度稳定的时间呢?[/quote]
這個我也不太懂,但冷熱沖擊實驗,有一個駐留時間,這個駐留時間是指什么呢?在它的沖擊溫度范圍內,斜率,得出每個cycle所需要的時間……
謝謝大家的回復,看了之后大概懂了點,還要在實踐中領會!
另外有關推拉力實驗的,怎么我在論壇里搜索不到相關的帖啊?它也是可靠性的一種啊,我現在在評估要買一臺推拉力設備,可不知道從何下手~~~
转换时间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篮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时间吗?还是指温度稳定的时间呢?
温度循环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范围、温度变化速率及循环次数。通常适用于组件级筛选。筛选温度时间历程考虑受筛产品通电和不通电两种情况。激发的故障模式主要有:
a)使涂层、材料或线头上各种微观裂纹扩大。
b)使粘结不好的接头松弛。
c)使螺钉连接或铆接不当的接头松弛。
d)使机械张力不足的压配接头松弛。
e)使质量差的钎焊接触电阻加大或造成开路。
f)粒子污染。
温度冲击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速率、温度转换时间及温度冲击循环次数。因其温度变化率较高,产生的热应力较大,是筛选元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器件的有效方法。用于组装等级时要注意其可能造成的附加损坏。筛选效果类似于温度循环。激发的故障模式类似于温度循环。
温度循环简称TCT
冷热冲击简称T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