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翻译问题!!!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管理 08年4月1日 编辑 reliab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目前对国外的一些标准的理解、熟悉和钻研,我个认为很多人是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因此受到很大的阻碍和发挥,而国家标准局又迟迟没有依据国外的一些标准进行更新本国的标准,所以我国的标准也一直没有赶上外国的标准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此发此帖希望国家能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国外标准的部门,即时的更新标准并翻译为中文,这样可能能解决目前很多企业的一个难题和资源!请管理员关注此问题呀!!!同意的顶啊顶!!!!:handshake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yeh lv6lv6 09年5月6日 [quote]原帖由[i]AOIQA[/i]于2009-5-501:20发表[url=pid=47398&ptid=2704][/url] 标准经过翻译后,读起来很不舒服. 我国不应该鼓励翻译标准,而是应该走强国之路,去创立各类标准.让老外学中文.[/quote] 同意17楼的看法
zhanghjspace lv4lv4 09年5月5日 人家那不叫“翻译”标准,那叫“采用”标准。“翻译”只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罢了,呵呵! “采标”是国家的政策,而且鼓励标委会提高“采标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里面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好处还是占多数的。国家鼓励“采标”其实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一项重要政策变动,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其实,这里面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因为,我国也制定了好多标准,后来都升级为国际标准了。 呵呵,个人的了解。
justinbk lv4lv4 09年4月12日 其实楼上各位说的标准制定、标准翻译的问题根本原因并不是国家不愿意做,实际上是我国的各行业技术能力实在是落后国外太多太多。上面也有人提到一流的做标准,有过几年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目前所有的绝大部分标准都是国外标准,要不就是翻译过来的,有些国家标准还错误百出,或者没有应用价值。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技术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做标准的程度,你即使做了,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你的技术标准不屑一顾,对你的技术根本不认可,这样的标准制定出来有用吗?试下一下各位会用这样的标准了,到最后还是用别人的标准是不?光靠国家设立几个标准部门翻译有用吗?这是饮鸩止渴! 根本的办法是发展核心技术实力,参与各行业技术竞争,参与标准制定。在这方面首推华为中兴!
elic lv2lv2 09年3月4日 我国有国家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其下有600左右个技术委员会TC,TC下还有sc,分管各个领域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国际标准采标率要达到85%,即翻译数量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采标是“卖国”,不是危言,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各国为保证内需,都制定标准,形成贸易壁垒,而中国国家标准均等同采用外国标准,对此没有限制。
txz06 lv5lv5 09年2月17日 [i]听说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国外只要有新标准出来,这个部门就马上翻译过来,变为自己的标准!在此并非我崇日,其实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实我很讨厌日本的![/i] ————————————————————– 鬼子不仅这翻译方面强,他们写英文paper的能力通常也牛X。(虽然他们口语比我们烂得很多) 讨厌鬼子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谦虚地学习他们的优点。
reliabA lv4lv4 08年4月1日 中国这个部门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研究和翻译标准的,国外有些标准已经更新了好几年了,但国内的标准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化! 应该把所有发达国家的标准翻译过来借鉴,比如:UL、EN、IED、加拿大、英国等标准,这样有用的着的企业,就可已节省一定的翻译时间和人力、物力了。 如果国家这些机构有专人负责,这样对整个国民经济是可以节省了不知道多少了! 当然有能力的朋友进行了适当的翻译,我是很感谢并尊敬他们,国家要是做到位,谁又想花熬夜这个时间呢?是没办法呀! [[i]本帖最后由reliab于2008-4-112:43编辑[/i]]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08年4月1日 中国有相应的部门来做这份工作,比如国外很多的MIL标准,有对应国内的GJB 但并不是所有标准都有做。所以我们仍有许多需要查看英文版的才可以。 我们非常鼓励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翻译。 如:[url]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2383-1-1.html[/url] 这个作者就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quote]2006年ISTA指导方针(中文).rar(36.75KB) 是我经过一周奋战翻译的,有不妥之处大家多多指教[/quote]
[quote]原帖由[i]AOIQA[/i]于2009-5-501:20发表[url=pid=47398&ptid=2704][/url]
标准经过翻译后,读起来很不舒服.
我国不应该鼓励翻译标准,而是应该走强国之路,去创立各类标准.让老外学中文.[/quote]
同意17楼的看法
人家那不叫“翻译”标准,那叫“采用”标准。“翻译”只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罢了,呵呵!
“采标”是国家的政策,而且鼓励标委会提高“采标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里面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好处还是占多数的。国家鼓励“采标”其实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一项重要政策变动,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其实,这里面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因为,我国也制定了好多标准,后来都升级为国际标准了。
呵呵,个人的了解。
标准经过翻译后,读起来很不舒服.
我国不应该鼓励翻译标准,而是应该走强国之路,去创立各类标准.让老外学中文.
同意15楼的看法
其实楼上各位说的标准制定、标准翻译的问题根本原因并不是国家不愿意做,实际上是我国的各行业技术能力实在是落后国外太多太多。上面也有人提到一流的做标准,有过几年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目前所有的绝大部分标准都是国外标准,要不就是翻译过来的,有些国家标准还错误百出,或者没有应用价值。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技术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做标准的程度,你即使做了,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你的技术标准不屑一顾,对你的技术根本不认可,这样的标准制定出来有用吗?试下一下各位会用这样的标准了,到最后还是用别人的标准是不?光靠国家设立几个标准部门翻译有用吗?这是饮鸩止渴!
根本的办法是发展核心技术实力,参与各行业技术竞争,参与标准制定。在这方面首推华为中兴!
北京电子四所是专门做标准化的,翻译国外标准是他们的业务之一。
情報局會做類似的事情,咨詢過,他們曾經做過,只是現在沒人管控,鼻子是沒小日本靈敏
我国有国家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其下有600左右个技术委员会TC,TC下还有sc,分管各个领域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国际标准采标率要达到85%,即翻译数量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采标是“卖国”,不是危言,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各国为保证内需,都制定标准,形成贸易壁垒,而中国国家标准均等同采用外国标准,对此没有限制。
无奈啊,我觉得我的英语翻译能力还行,只是如果通篇的翻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只有自己了解便作罢~~哎
[i]听说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国外只要有新标准出来,这个部门就马上翻译过来,变为自己的标准!在此并非我崇日,其实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实我很讨厌日本的![/i]
————————————————————–
鬼子不仅这翻译方面强,他们写英文paper的能力通常也牛X。(虽然他们口语比我们烂得很多)
讨厌鬼子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谦虚地学习他们的优点。
能力问题是最重要
标准其实并不难读,难的是标准后面的技术上的要求不是一个语言专家可以解决的
以现有的情形,我个人倒是愿看英文版的标准多一些
各国的标准如果能有中文版,这样都能让大家学习学习,否则限制英文水平不及的人!
参照标准得符合国情,有所取舍.更多得符合实际情况.借鉴有理,不能一味模仿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自身能力不及,不可全部照搬,还需审慎借鉴!
如有精力和热心助人的朋友,欢迎翻译!
中国这个部门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研究和翻译标准的,国外有些标准已经更新了好几年了,但国内的标准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化!
应该把所有发达国家的标准翻译过来借鉴,比如:UL、EN、IED、加拿大、英国等标准,这样有用的着的企业,就可已节省一定的翻译时间和人力、物力了。
如果国家这些机构有专人负责,这样对整个国民经济是可以节省了不知道多少了!
当然有能力的朋友进行了适当的翻译,我是很感谢并尊敬他们,国家要是做到位,谁又想花熬夜这个时间呢?是没办法呀!
[[i]本帖最后由reliab于2008-4-112:43编辑[/i]]
中国有相应的部门来做这份工作,比如国外很多的MIL标准,有对应国内的GJB
但并不是所有标准都有做。所以我们仍有许多需要查看英文版的才可以。
我们非常鼓励有能力的朋友,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翻译。
如:[url]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2383-1-1.html[/url]
这个作者就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quote]2006年ISTA指导方针(中文).rar(36.75KB)
是我经过一周奋战翻译的,有不妥之处大家多多指教[/quote]
听说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国外只要有新标准出来,这个部门就马上翻译过来,变为自己的标准!在此并非我崇日,其实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实我很讨厌日本的!
同意楼主的看法。
看英文版的标准看得就是比较辛苦。
有国标中文版的看起来就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