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关于背板烧毁

今天客户返回一设备,发现背板烧毁,测量后发现均是定义为地线的电缆和连接器的相应管脚被烧毁了。此背板是通过3根电缆和电源背板相连的,电源没有任何故障,连接电缆的定义为6根12V的电源线和6根地线。现在地线全部烧毁了,电源线没有任何事。前面的单板也没有故障。目前发现因生产问题此电缆连接器和背板虚焊了,但还是没有头绪为什么地线电缆会烧毁?哪位高人能指点一下:L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半导体器件芯片失效分析 芯片内部分层,孔洞气泡失效分析

2008-5-5 12:29:06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试验

做低温工作试验是否需密封样品

2008-5-6 13:13:07

5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hukee

    很典型的安例,谢谢。学习中。

  2. lance-deng

    不清楚具体状况,发一份相关的案例给你参考一下.
    2Mb/s电路对接的故障分析
      2Mb/s电路的对接,是指将相同或不同设备间的2Mb/s电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是通信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电路调度形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故障,令维护人员大伤脑筋,以下举例进行分析。
    1内部地线问题
      南方某通信站,三楼的交换机有10条2Mb/s电路通过DDF转接至一台SDH155Mb/s传输设备。此套设备2000年投入使用,开始使用正常,但近年来一到雷雨季节,2Mb/s配线的外导体就经常有数条被烧坏,护套被熔化。开始以为是室外地线不合格造成的,于是新设一组阻值为1Ω地线投入使用,但情况依旧,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只好将此套设备停用,又对其重新进行研究。
      由于2Mb/s配线的外导体在两端均已接地如果它们被烧毁,肯定是因为接地不好以至于在雷雨天出现电位差而产生大电流,外际体发热而被烧坏。经检查,此传输机柜和DDF机柜通过25mm2在线接至地线排,连接良好,仪表测试为正常阻值0Ω。DDF模块与DDF机柜之间的阻值为0Ω,正常。传输子框和传输机柜之间的阻值在0—1Ω来回摆动,不正常,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于是将整个传输子框拆下,发现子框背板通过一根6mm2的黄绿地线连接至机柜的地线端子。拆下此端子,发现在6mm2黄绿地线的铜鼻子和机柜地线端子之间竟然夹着一个已经生锈的钢质弹力垫片,而正常情况下此弹力垫片应该夹在铜鼻子和紧固螺丝之间,可见这是当时施工安装的错误。前几年由于此弹力垫片尚未生锈,接触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弹片生锈,接触电阻增大,如果渡过大电流阻值会更大。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设备的地电位不能随着外地线地位电位同步变化,造成电位差而2Mb/s线的外导体烧坏。由于此弹力垫片铜鼻子要小,夹在铜鼻子下面平常根本无法发现,只有将设备设备拆开卸下铜鼻子才能发现,隐蔽性非常强,帮此前一直没有发现。把此弹力垫片取下,仔细清除掉机柜地经端子及铜鼻子上的残余锈迹,重新连接好,加电对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正常,投入使用后再没出现这种故障。
    2外部地线问题
      某通信站二楼传输室新开通华为SDH2.5Gb/s传输及DDF一套,单机、系统均已通过验收测试。在与三楼的既有交换机进行了5个2Mb/s电路的对接后,问题出现。在两端设备网管中经常发现有2Mb/s误码告警,致使对接失败。自环测试传输和交换机都正常。检查时无意发现这几根2Mb/s线有点发热,立即取下该线,测试其外导体与DDF的地线之间的电压,竟然有1V之多,正常应该为0V。此新开通的2.5Gb/s传输及DDF为局方新建骨干传输网,其在线是按设计要求单独接在一组新设地线排上的,这2组地线之间未做连接处理.这2组地线相距甚远,由于土质及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地电位不相等,在2Mb/s线的外导体间产生电流,对设备的2Mb/s接口电路产生干扰,而使设备出现误码.为此,用2根250mm2铜线将2组地线在室外相连,此故障消失。

  3. fanweipin

    地線燒壞,肯定是地回路電流過大引起,+12V的地應為冷地,出現這麼嚴重的燒壞:
    可能情況有以下幾個:
    1.冷熱地短路或是冷熱地間安全距離不足;
    2.+12V地為浮地,與大地有壓差;
    3.負載有短路情況(但應該有保險絲保護才是)
    4.外部突入浪湧

    电缆连接器和背板虚焊了—-虛焊後焊點電阻變大,發熱嚴重引起地線燒壞
    测量后发现均是定义为地线的电缆和连接器的相应管脚被烧毁了—–管腳有沒有與外界ARCING?

  4. zhangqilion1

    不知道楼主的是什么产品,你们产品的后级是什么,或是带什么负载.客户使用具体的配套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烧坏的呢?工作了有多长的时间?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