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度冲击的时候高低温最少停留多久?

各位在做温度冲击测试的时候,在高低温保持的时间最短是多少?
大部分定义的是15分钟,30分钟,以及以上。不晓得有没有低于这个时间的啊?另外需要考虑设备本身的能力问题。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新手提问

PCB环境测试

2008-6-17 13:10:02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谁有汽车方面的DFMEA模板?

2008-6-18 9:55:06

21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astro_tsai

    [i=s]本帖最后由astro_tsai于2012-6-1809:44编辑[/i]

    Thermalshock可以是一種對solderjoints進行疲勞測試(Fatigue)的手法,
    佇留時間(Dwelltime)目的是要讓產品內部觀測的物件達到平衡(包含應力,熱…),
    如果dwelltime不夠久,則效應不大,此時這個測試等於是白做的.Dwelltime太久則浪費時間
    因此建議在你希望觀測的點放置thermalcouple,觀察其溫度達到穩定的時間點,
    由此決定Dwell的時間

  2. tianchi0305

    有点明白了看来这个时间还是要结合实际产品的

  3. jason.cheng

    大多数是30分钟以上

  4. filtratedgun

    贴个热电偶,试着量一下你要评估的点就好了。
    一般评估点在低温到达后没必要保持,到高温后10到30分钟都可以。这样就要权衡老化程度和cycletime的问题。

  5. yufuzhi

    通常的厂家高低温度转换时间都是小于5分钟的..

  6. sjyj

    谢谢各位学习学习

  7. jason.cheng

    如果时间过短,是否能突然降到所需低温,或突然升高到高温

  8. ronger-chen

    [quote]原帖由[i]巨孚仪器吴先生[/i]于2008-6-1909:53发表[url=pid=23436&ptid=3340][/url]
    楼上小MM,温度冲击(THERMALSHOCK)同温度循环(THERMALCYCLE)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就我目前所见到的来看,温度循环测试在每个恒温点的停留/曝露/滞留的时间基本为30分钟或以上。
    但是,目前已经有一块温度冲击…[/quote]
    这个解释比较到位,我补充一点,温度冲击中间的转换时间一般要求很低,比如5-15S,这要求就高点,当然实际中也要求2-3分钟的,每个公司可能考虑的不同,但温度循环,就有了一个斜率的要求,比如,1~5℃/min,所以从高温到低温\从低温到高温中间转化比较缓慢.

  9. keke

    不知道楼组的产品是什么。
    在光纤光缆及被动光学元器件,一份标准FOTP-3规定了极限温度保持时间与产品质量间的关系。
    质量从<0.35kg到超过500kg,时间为0.5小时到16小时不等~~

  10. 巨孚仪器吴先生

    楼上小妹,温度升降过程是因客户要求或行业规范而论的。目前,只有见到PC和光电类产品在测试时对温度升降过程时间有具体的要求,其他的所见不多或没有特别之规定。

  11. 动力的源泉

    哦,谢谢!温度循环温度滞留30分钟,那么温度转换要求多少时间呢?因为目前公司的温循箱温度转换很慢,要1个钟。

  12. 巨孚仪器吴先生

    楼上小MM,温度冲击(THERMALSHOCK)同温度循环(THERMALCYCLE)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就我目前所见到的来看,温度循环测试在每个恒温点的停留/曝露/滞留的时间基本为30分钟或以上。
    但是,目前已经有一块温度冲击与温度循环相互重叠的区域,即是ESS/快速升降温,但也很少见到停留时间在30分钟以下甚至15分钟以下的。

  13. 动力的源泉

    温度冲击清滞留时间是15分钟,那么温度循环的滞留时间是多少?也是15分钟吗?

  14. jim_zhong

    感谢老吴的指教,学习了。

  15. wang007

    学习了,谢谢各位

  16. echoxfs

    温度冲击试验中在高低温的驻留时间,是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的时间,所以,要视具体产品而定,不过这个时间比较难确定的。

  17. byron

    同意老吴的解释!
    有同事测试过,样品的环境温度可以在很短的时候之内从-40度升至85度,但样品里面芯片的温度升至85度至少需要~15分钟.

  18. gary

    [quote]原帖由[i]巨孚仪器吴先生[/i]于2008-6-1723:02发表[url=pid=23348&ptid=3340][/url]
    钟老弟,还是有的。但不晓得你的具体测试品和条件如何。
    一般来讲,为何需要设定高低温各自的曝露时间,就是为了能够让测试品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如果只是测试区的温度达到,那还是很片面和不正确的。
    如果需要将曝…[/quote]

    同意老吴的解释!
    有同事测试过,样品的环境温度可以在很短的时候之内从-40度升至85度,但样品里面芯片的温度升至85度至少需要~12分钟.

  19. olive_shw

    吴先生咋懂这么多东东啊,得多多向您学习.
    我们有做过15分钟的,不过循环较多,如果时间在短,个人觉得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主要还是实际应用环境。

  20. 巨孚仪器吴先生

    钟老弟,还是有的。但不晓得你的具体测试品和条件如何。
    一般来讲,为何需要设定高低温各自的曝露时间,就是为了能够让测试品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如果只是测试区的温度达到,那还是很片面和不正确的。
    如果需要将曝露的时间设定在15分钟以下,一般需要考虑测试品本身是否比较小,其材质传导热量的性质等。
    如果需要将曝露的时间设定在5分钟或以下,基本上只选用液体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当然,也同样适用于5分钟以上的各种曝露时间的冲击测试)。这主要考量的是:
    1、液体较空气具更优异的热传导性能;
    2、测试液内部的均温性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同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过冲或温度不够。
    不晓得有没有错,请各位指正。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