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第一次从广州到惠州,车行广惠高速,路边田野路过几头牛,大巴上脖子追求得直到扭头再也看不到才作罢,嘿,那可是在田地里的:真牛啊!在这一带也算是难得一见。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中,惠州属于二流经济、文化梯队,也许扬名在外的是那个半死不活的TCL集团,可一个月之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惠州其实是一座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的城市,一座让我感到亲切、有点紧张又有点悠闲、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
平川眼中的中国城市略影·惠州
(关键词:粤东杭州中山西路客家苏东坡奥运圣火)
惠州:适合居住指数:81分;美女指数:79分。
惠州学院在粤东地区也算小有名气,学生一看就知道以本地人居多,神态平素而清婉,虽说没有中山大学的名气大、底气足,但却知足常乐,所以也没有深圳大学的爆发户式的浪笑。
杭州有一个西湖,惠州也有自己的一个,惠州几个连体湖凑在一起,从整体上看象一把AK冲锋枪,或者是一条激动的啸天犬。独自一人游惠州西湖,当我爬过那12段阶梯的宝塔山,凝重的孤山,坐在九曲桥上呼吸从岸那边飘过来堤树、湖水、青草气息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个城市如果没有这滩水会少了多少灵气?榕树弯曲盘旋拂水,橡树笔干直挺顶天,中间桂树、草、叶之类错落有致,好一座怡情至雅的西湖小岛!
西湖旁边有一条叫做中山西路的商业步行街,我怀着商业调查的心情以及顺便看美女的心态赶去,后果很严重!惠州物价水平不是很高,和南昌差不多,房价在看涨。街道比较窄小,尤其西湖这条步行街地板应该去一层油。而且虽说本人从没自己买过衣服,可这条街也不至于让我找不到认识的品牌呀;一般有两种情况会觉得孤陋寡闻,一种是那个传说中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明明是中国地盘却就是要把淮海路扫为“洋人路”的洋奴嘴脸,恭喜恭喜,终于彻底国际了,HO;另一种就是惠州这种非常注重本惠州品牌,不过如果在惠州能体验真正的惠州味道让我觉得也挺满足的,就算了。呐,这条路上小吃真不少,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你想不然怎会满地的油呢,这让我想起重庆解放碑的好吃街,再没见过那种男女老少齐上阵,吃串串香也要排山倒海的,当然偶也在当中“扎起”撒,嘿嘿~
另外说美女,惠州和广州东莞深圳都交界却差别巨大,惠州人看上去朴素而淳厚,惠州女生秀气而温顺,在珠三角肯定可以进入第一梯队的,估计猛烈和不安分的都去了深圳广州之类,感觉惠州应该是一座需要平心静气生活的城市,浮躁在此是没有太多市场滴,HOHO~
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的广东四站:广州、深圳、惠州、汕头,就有一个惠州。如果说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深圳是海派新新文化代表,汕头代表潮汕文化,那么惠州应该就是河源惠州为主的客家文化代表了,但实际上在文化方面,惠州地处客家与穗港岭南文化的缓冲地带,温泉胜地龙门县和叶挺的老家靠着深圳的惠阳区差别巨大,整体而言客家稍稍占据上风,这从语言上就可得到验证,广州白话在粤西完全通行甚至可以蔓延到广西梧州,可在惠州并非“强势语言”,客家方言在青、中老年人当中显得非常普及,很多发音让我这个江西人感到非常亲切,摆明和南昌话一模一样嘛!不过我在担心公元1094年被贬惠州的宋朝那哥们,“一自东坡嫡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的苏东坡,就是那个说在岭南每天吃300颗荔枝就喜欢岭南的食客,四川眉山人,辗转到了河北、江苏、山东、浙江后来又来到广东惠州以及后来的海南,女朋友王朝云是个贤惠的浙江籍女子,估计苏同学应该能操四川话、山东话、江苏软语、浙江话以及这广东话,在国内也能做得方言翻译了吧,巴实,嘿嘿~
多一点平
“巴实”是川方言,倾向于舒服、厉害的意思。
巴实,嘿嘿~
但是,老友,“巴实”做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