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床头抽出《易经》,厚厚的很有些分量。翻了几页,却始终鼓不起勇气细细地看下去。
太过深奥,很是生涩,这只是客观因素。没智慧,没法领悟、不能融汇贯通,却是根本。
很快就是七月半了,又怀念起仙去的爷爷奶奶来。还没启蒙,就是在爷爷奶奶的膝下,看完了石头记的。小时了了,大却未必?可能吧。尽管红楼梦当中的故事,已忘的差不多,残存于记忆中的零零碎碎,却还是小时候爷爷或奶奶给讲评过的某些章节。
看来,除了兴趣和时间,潜意思里头,还是迫切需要引导的。既暂时没有了他人的引导和督促,就每天一卦地看下去吧,哪怕重复两次,不也就四个来月的时间么?厚厚的MichaelQuirk的《半导体制程》,不也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给啃完了的吗?
看懂多少,能领会几多,先不要强求太多。起码,得要求自己不要太浅薄太单一。或者说,在还没有起飞前,尽量地增加补给,肯定没坏处。
湖南人,早年大多为耕读之家,有书读、有田耕,便是惬意的生活。我,耕田的权利是没有的了,尽管小时候,在水田里头打过滚、捏起蚂蝗用煤油烧着玩。读书看报上网,这个权利倒是自己能够授予的。
沏杯茶,或泡杯咖啡,或端坐案前或斜倚床头,便可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可以暂时抛开一切沉浸此中,如此,甚好。
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么?到目前,尚未见识
楼上兄弟所言甚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心中存大志者,不言放弃,总归有较大进步!:)
最后一个问题答案见26号:其实,只要心明肚亮,便可顶天立地,想过好点的生活,无非就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当然,前提是这些努力必须是有效的。。。
老乡,多谢顶帖。
无根无尘,自然之道。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