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维修(RBM)分析研究

刘力杨建军

摘要有效的维修管理将遏制维修费用的不断提高,可靠性维修继被动维修、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之后发展为主动性维修,而将几种维修方式相结合又是当今维修管理发展趋势之所在。本文探讨了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及其相互关系,为维修管理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可靠性维修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革新和更新不断加速,与之所对应的维修费用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企业,出现了维修费用大于利润的情况。因此,有效的维修管理对企业的兴衰成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靠性维修(RBM)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这一体制旨在通过系统地消灭故障根源,最大努力削减维修工作总量,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寿命,将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结合起来,形
成一个统一的维修策略,从而获得最高的可靠性。

1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
可靠性维修是由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有机结合而成的。
预防维修又称为以时间间隔为基础的维修。它是目前常用的可靠性维修方法。成功的预防维修费用
比被动维修降低30%。预防维修的采用,虽然可减少非计划停机,但可能造成维修过剩。因此应适当加
以控制,控制的方法为:把定期预防维修与预测技术结合起来,根据预测适当延长修理时间间隔,在预
定的时间再进行检查预测,则可大大避免维修过剩的浪费。
预测维修是通过测量设备状态,识别将要出现的问题,预计故障修理时机,以减少设备损坏。它的
优点是:
1)可预先知道设备状态,对维修备件和工具作好充分准备,节约维修停机时间。
2)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减少废品损失。
3)有利于减少由于振动等原因造成的能量消耗,避免灾难性故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预测维修是值得提倡的方式,但这种维修方式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故障。

主动维修的目的是应用先进的方法和修复技术来延长机器寿命。它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故障隐患,
延长维修周期,从而不断改善系统功能。
它的主要优点是:
1)通过反复维修,找出重复故障,通过技术改进设计加以消除;
2)通过性能检验,确保维修后的设备无故障隐患;
3)按精度标准维修和安装;
4)辨认和消除各种影响设备寿命的因素。

“永久修复”的主动维修技术包括:
1)故障根源分析。对于故障根源分析不应局限于解决表面故障问题,设备早期故障根源如图1所示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转:可靠性设计评审步骤方法

2007-4-4 14:03:53

可靠性技术新手提问

请问可靠性?

2007-4-5 12:21:54

14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nove

    学习了:victory::victory:

  2. turbots

    这个总结好呀

  3. 零下

    可维修性设计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你的产品很好,在寿命期内,失效率非常非常低,维修性差点应该也没有关系;第二:如果你产品经常出问题,那至少他得方便维修,不然本来火都很大的用户看见你修半天都还修不好,不是更冒火吗?

  4. niehu1983

    好东西啊

  5. tmbob

    学习了

  6. bbb

    不知道有多少公司也考虑了可维修性设计。。

    这个是可靠性的一个常用的术语,我却感觉到对他了解的很苍白!!

  7. xxxxxxx

    很有启发!谢谢

  8. 小螺号

    [quote]原帖由[i]sg616[/i]于2007-4-709:40发表[url=pid=888&ptid=361][/url]
    我们这里是靠维修部的维修费,卖配件盈利的!:lol[/quote]

    :lol:lol

  9. wow

    [quote]原帖由[i]sg616[/i]于2007-4-709:40发表[url=pid=888&ptid=361][/url]
    我们这里是靠维修部的维修费,卖配件盈利的!:lol[/quote]

    有很多公司是靠这个赚钱的,呵呵。。

    那你们产品可靠性可不要太高了,不然没得维修,没钱赚了。:lol:lol

  10. sg616

    我们这里是靠维修部的维修费,卖配件盈利的!:lol

  11. david

    维修性设计,相对考虑的是不多,如果是民品的话可能更少了。

  12. 888

    不错,可靠性维性,我们是很少考虑的,

    不知道其它的朋友是怎么做的。

  13. reliability

    图1设备早期故障原因
    2)精细的大修理和安装,进行标准化处理;3)购置或维修设备均有标准技术规范;4)对于大修理质量
    应严格把关,建立大修理的验收合格证制度;5)可靠性维修;对设备进行重新设计、修改设计改进部件
    技术要求等。
    2可靠性维修的实施
    可靠性维修需要在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之间取得平衡,达到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满意的经
    济效果。三种维修策略的平衡关系如图2所示。
    预防性维修—————-主动性维修
    ….
    预测性维修

    图2三种维修的平衡关系
    对于可靠性维修的策略,设备在故障特征曲线的不同处理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

    图3可靠性维修策略
    1、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即试验阶段,首先在单位建立两个专门的中心职能小组,即“维修计划小组”和“可靠性
    提高小组。工作职能从单纯编制维修计划命令转变为全系统的维修计划,主要职责是:协调日常操作工细小的预防维修工作;根据测量的设备状况确定协调定期维修的周期;协调维修生产关系,达到最少影响生产的目的;计划安排检修及其包含的细节工作;维修派工单跟踪和费用跟踪;历史文档纪录;评估设备寿命周期趋势,以此改进维修计划。
    可靠性提高小组这一工作是逐渐向主动维修过渡的过程。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总结各种预测维修技术;向维修计划小组及时提供设备工作情况评估表;推广实施主动维修技术;记录停机时间。
    2、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扩大预测维修,发展主动维修。发展阶段过程中,设备状态信息将于定期检修技术
    和主动维修技术相结合。包括故障原因分析技术等。全体员工的维修观念应向实施预测维修、查找并消
    灭故障根源和停机方向转变。从单一事件分析向根本性问题分析过渡。
    3、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体员工应重视可靠性维修。企业全面实施可靠性维修管理。达到消灭故障
    停机和生产的不合格问题。
    4、成果评定

    实施可靠性维修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无形的效果是产品用户的满意度及社会影响力、职工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等。

    有形的效益指标可用下列指标评价:
    维修部门月总费用;月生产销售总额;单位产品的维修费用;月废品或耗损总量及其占总产量的百分比;
    月超产产品数量;加班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百分比;紧急抢修的次数及费用;维修停机工时与总工时的比值;
    设备实际停机实践与可利用总工时的比值;月发生的预测维修此书机器设备加以改善的次数;每种预测维修技术的累积经济效益;
    企业设备适合作预测维修的百分比;月电能的利用率。
    可靠性维修的功能描述如图4所示

    [[i]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07-4-414:22编辑[/i]]
    浴盘曲线.jpg
    可靠性维修.gif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