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電阻的降額? 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设计 07年4月11日 编辑 fanweipin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大家好!在做電阻的降額測試時,一般有這幾個參數:額定電壓,溫度,功率。 請問一下有朋友在做測試時有對電阻的峰峰值電壓進行管控嗎?是不去管它?還是取其最大工作電壓值? 我有碰到問題:如一個電阻22歐/0.25W上的RMS電壓值為3V,但其峰峰值有50V,其最大工作電壓值為200V,按照Vp-p=2.828Vrms,==>Vpp=2.828*3=8.484V,遠超過實測的Vp-p值,碰到這樣情況你是如何處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tzaiyuan lv2lv2 14年4月17日 最大工作電壓值為200V不是此顆22R電阻的最大工作電壓,你們理解錯誤。 最高使用電壓:按照公式E=√(P×R)計算出最高工作電壓;當計算的電壓小於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時,以計算的電壓為准;當計算的電壓大於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時,以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為准。 電阻22歐/0.25W上的RMS電壓值為3V,峰峰值有50V(要看看時間)如果電阻被擊穿會失效。肯定要更換其它電阻替代。繞線電阻較佳。
plus+ lv2lv2 12年3月13日 其实无论大功率还是小功率的电阻都是需要降额分析的,即使它们的比重在整个MTBF预估中微不足道。可是它们仍然整个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不它们任何一颗失效,就会造成产品中部分功能失效,进而带来的是客户的投诉。 我有遇到过一个小指示灯电路电阻失效的,原因是设计的压降过大,而选用的电阻阻抗值过小。
yangxiupei lv3lv3 12年3月9日 电阻是需要对脉冲电压进行降额和管控的。 1、首先确认脉宽时间ti和脉冲频率D。 很短的脉冲周期通常是静电放电(ESD)或闪电雷击形成的瞬态脉冲周期。瞬态脉冲峰值Ppeak正比于d/ti,d代表绕线层厚度,ti代表脉冲宽度 当脉冲周期在1us到10ms之间时,此时Ppeak正比于1/√ti。 当脉冲宽度在10ms到1s之间时,此时Ppeak正比于1/ti 大于1S我们认为和DC处理 自己理解,不一定准确,供参考!
liugang_2002 lv4lv4 09年8月12日 1.电阻在做可靠性预估时的应力是电压和功率。 2.关于电阻的Vpp很少涉及。还不清楚影响,不知道有没有标准上有涉及。 3.开关机瞬间的电阻瞬间电压 之前有个电源的客诉中有个连在供电电压和风扇的贴片电阻,经分析供电电压和风扇都没有问题,所以集中在该贴片电阻上:正常条件下电压应力和功率在范围内;电阻的Vpp也不高;后来量测开机瞬间的电阻电压(从供应商处得到瞬间功耗),通过公式计算电阻瞬态的功耗超出规格。(记不清公式了) 所以,在电阻测试中,电阻的瞬态电压也是不可忽视的。
zzzzf lv1lv1 09年8月12日 电阻降额需考虑瞬态过载,应该按保险丝那种I-t曲线算,一般电阻厂商不会在datasheet里提供(除非vishay这样的公司的部分型号),可自己测,或者采购量大可要求供应商提供。具体算法以及哪些位置的电阻需考虑瞬态过载应根据产品电路和需进行的抗扰度测试(浪涌、EFT和ESD)来分析。另外某些位置上电阻的耐压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处理办法我也还在摸索中。 以上是我自己工作中瞎琢磨出来的,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顺便说一句,产品中哪些元件更容易失效,哪些元件不容易失效(不是元件的基础可靠性),并非千篇一律,一方面跟实际应用有关系,另一方面跟设计者的思想有关,比如设计者可能以前用钽电容吃过亏,那他以后的设计里一定会特别小心处理钽电容,那他的设计里钽电容就一定会比较可靠。我们公司产品就有这种问题,有些东西知道它容易出问题,设计时考虑得非常周到,一两年都见不到一个返修,反而有些觉得挺可靠的东西,比如电阻、MLCC,倒是时不时坏一个。当然,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对待每一个元件都应保持高度警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xiongqian lv2lv2 08年11月7日 [quote]原帖由[i]蜈蚣[/i]于2008-1-1410:37发表[url=pid=14322&ptid=458][/url] 关于元器件的质量系数,不是指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而是指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质量评级。也就是生产该元器件的产品生产线符合哪个级别的质量规范。[/quote] 那么元器件的质量系数是我们向供应商索要的吗?
蜈蚣 lv3lv3 08年7月17日 [quote]原帖由[i]imm[/i]于2007-4-1308:40发表[url=pid=1205&ptid=458][/url] 学习中。。。现在努力看一个降额标准。 电阻降额好像是一些功率类的才做吧,怎么fanweipin版主22歐/0.25W的小功率都做降额啊。 看来你们公司产品的这些可靠性设计做的很细哦。。。[/quote] 降额设计不仅大功率元器件需要,小功率元器件也是需要的。这里选用O.25W的电阻,说明功率还是有些考虑的。否则会选用八分之一瓦或十六分之一瓦的电阻。
hukee lv4lv4 07年5月8日 这些等级表示号,是由元件厂家提供的是吗,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元件是属于哪个等级的,而且这个参数对failurerate影响很大,都是正整数。今天我算出了结果qualityfactor是用得最大的(数值最大的)计算,发现系统在20度下MTBF只有3年,怎么教报告呀:'(。对了有什么qq群没,我需要和大家沟通学习。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07年5月8日 参考一下: 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中规定的失效率是在未计算元器件的环境应力、性能和结构、质量系数等因数的影响,只包括在电应力和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失效率,称基本失效率,用入b表示,仅计算温度和电应力的比(即工作应力/额定电应力)影响的失效率。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以下失效率等级。 失效率等级 实效率等机代表符号失效率 亚五级Y3×10-5 五级W1×10-5 六级L1×10-6 七级Q1×10-7 八级B1×10-8 九级J1×10-9 十级S1×10-10
fanweipinA lv5lv5 07年5月5日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5-419:44发表 谢谢,但是我需要了解的是217中QualityFactor这项目下定义了几个等级的,这几个等级我不明白意思,谢谢请告知。[/quote] 這幾個等級的系數不一樣,每個零件的等級也會不一樣,在計算失效系數時會直接影響到失效率,詳細請仔細看一下PaiQ的描述。
hukee lv4lv4 07年5月4日 [quote]原帖由[i]fanweipin[/i]于2007-4-3013:00发表 QualityFactor—>不同質量等級對元器件失效率影響的調整系數[/quote] 谢谢,但是我需要了解的是217中QualityFactor这项目下定义了几个等级的,这几个等级我不明白意思,谢谢请告知。
fanweipinA lv5lv5 07年4月30日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4-2820:10发表 我现在做预计,但是看不懂QualityFactor的参数是什么意思?:L[/quote] QualityFactor—>不同質量等級對元器件失效率影響的調整系數
imm lv3lv3 07年4月18日 不过好像,一个是用EXCEL计算的。 admin的应该是软件生成的吧。 听说过RELEX可靠性管理软件,但是用EXCEL计算一些简单的还可以。 但是整个系统的所有器件也用EXCEL来做预计。计算成本产品的MTBF。 那真是太牛了。给大家介绍介绍。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07年4月18日 也传张图片看看。 这是整机失效率占前十位的。 一般失效率占到一大半。 至于小电阻,小电容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呵呵,当然严谨一点的话,还是做完全部元器件!!!
fanweipinA lv5lv5 07年4月18日 [quote]原帖由[i]admin[/i]于2007-4-1311:46发表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quote] 確實是這樣的,電阻電容的失效率要小很多,大家可以看以我的計算結果。
adminM可靠性网管理员 lv6lv6 07年4月13日 [quote]原帖由[i]fanweipin[/i]于2007-4-1311:16发表 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quote]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事风格。 不过fan兄有没有看过,这些电阻电容占整机的失效率的比率是多少,而整机失效率排在前十位的几乎都是大的电解电容,变压器,IC之类的。所有贴片的或小功率电阻,电容可能占不到5%。 关于电阻的降额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fanweipinA lv5lv5 07年4月13日 我看到有些前輩是將峰峰值電壓控制在RMS電壓的三倍,不可以超過這個限值,但不知原由,是不是軍方有此類要求呢? 我們在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以前每個案子要測試2000多個零件,現在IC出來了,數量也減少了。
imm lv3lv3 07年4月13日 学习中。。。现在努力看一个降额标准。 电阻降额好像是一些功率类的才做吧,怎么fanweipin版主22歐/0.25W的小功率都做降额啊。 看来你们公司产品的这些可靠性设计做的很细哦。。。
reliability lv6lv6 07年4月12日 我们从电阻失效模式来看,电阻的开路占比例最大,比如说 薄膜电阻Film开路 59 短路 5 参数变化 36 而引起开路的最大可能是过功耗,过热引起击穿,所以你现在实测的VP-P为50V下, 由于是瞬间尖峰,维持时间短。它所引起的瞬间过功耗肯定比最大200V下的所承诺的时间短, 所以这个VP-P一般情况下不大于最大工作电压时是可以忽略的。(当然要关注一下峰值所持续的时间) 个人薄见,欢迎抛玉。。。:lol:)
reliability lv6lv6 07年4月12日 电阻的峰峰值我认为可以不用去管控。 只要不超过最大工作电压值就可以了。 [[i]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07-4-1217:56编辑[/i]]
谢谢分享2
电阻测试中,电阻的瞬态电压也是不可忽视的.
最大工作電壓值為200V不是此顆22R電阻的最大工作電壓,你們理解錯誤。
最高使用電壓:按照公式E=√(P×R)計算出最高工作電壓;當計算的電壓小於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時,以計算的電壓為准;當計算的電壓大於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時,以表-1中最高使用電壓為准。
電阻22歐/0.25W上的RMS電壓值為3V,峰峰值有50V(要看看時間)如果電阻被擊穿會失效。肯定要更換其它電阻替代。繞線電阻較佳。

学习中
電阻只要把溫度控制好就不容易出問題
专业!
可靠性,无小事
其实无论大功率还是小功率的电阻都是需要降额分析的,即使它们的比重在整个MTBF预估中微不足道。可是它们仍然整个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不它们任何一颗失效,就会造成产品中部分功能失效,进而带来的是客户的投诉。
我有遇到过一个小指示灯电路电阻失效的,原因是设计的压降过大,而选用的电阻阻抗值过小。
楼主好强。
现在才关注这个东东
电阻是需要对脉冲电压进行降额和管控的。
1、首先确认脉宽时间ti和脉冲频率D。
很短的脉冲周期通常是静电放电(ESD)或闪电雷击形成的瞬态脉冲周期。瞬态脉冲峰值Ppeak正比于d/ti,d代表绕线层厚度,ti代表脉冲宽度
当脉冲周期在1us到10ms之间时,此时Ppeak正比于1/√ti。
当脉冲宽度在10ms到1s之间时,此时Ppeak正比于1/ti
大于1S我们认为和DC处理
自己理解,不一定准确,供参考!
GJBZ35-93元器件降额准则
论坛应该有吧
好题目,小中见大,值得玩味
电子元器件降额使用有没有相应的标准啊··有的话那位朋友能不能把他奉献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顶…..:P
1.电阻在做可靠性预估时的应力是电压和功率。
2.关于电阻的Vpp很少涉及。还不清楚影响,不知道有没有标准上有涉及。
3.开关机瞬间的电阻瞬间电压
之前有个电源的客诉中有个连在供电电压和风扇的贴片电阻,经分析供电电压和风扇都没有问题,所以集中在该贴片电阻上:正常条件下电压应力和功率在范围内;电阻的Vpp也不高;后来量测开机瞬间的电阻电压(从供应商处得到瞬间功耗),通过公式计算电阻瞬态的功耗超出规格。(记不清公式了)
所以,在电阻测试中,电阻的瞬态电压也是不可忽视的。
电阻降额需考虑瞬态过载,应该按保险丝那种I-t曲线算,一般电阻厂商不会在datasheet里提供(除非vishay这样的公司的部分型号),可自己测,或者采购量大可要求供应商提供。具体算法以及哪些位置的电阻需考虑瞬态过载应根据产品电路和需进行的抗扰度测试(浪涌、EFT和ESD)来分析。另外某些位置上电阻的耐压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处理办法我也还在摸索中。
以上是我自己工作中瞎琢磨出来的,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顺便说一句,产品中哪些元件更容易失效,哪些元件不容易失效(不是元件的基础可靠性),并非千篇一律,一方面跟实际应用有关系,另一方面跟设计者的思想有关,比如设计者可能以前用钽电容吃过亏,那他以后的设计里一定会特别小心处理钽电容,那他的设计里钽电容就一定会比较可靠。我们公司产品就有这种问题,有些东西知道它容易出问题,设计时考虑得非常周到,一两年都见不到一个返修,反而有些觉得挺可靠的东西,比如电阻、MLCC,倒是时不时坏一个。当然,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对待每一个元件都应保持高度警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好文章啊
受教了….
电阻的降额主要是指额定功率。经验法则:在设计中只要可能,就选降额为50%,极端情况下以不超过80%的额定功率为限。
学习了~~~~
电阻我们一般只关注功率,对于关重件,我们才考虑多个降额参数。
[quote]原帖由[i]蜈蚣[/i]于2008-1-1410:37发表[url=pid=14322&ptid=458][/url]
关于元器件的质量系数,不是指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而是指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质量评级。也就是生产该元器件的产品生产线符合哪个级别的质量规范。[/quote]
那么元器件的质量系数是我们向供应商索要的吗?
[quote]原帖由[i]imm[/i]于2007-4-1308:40发表[url=pid=1205&ptid=458][/url]
学习中。。。现在努力看一个降额标准。
电阻降额好像是一些功率类的才做吧,怎么fanweipin版主22歐/0.25W的小功率都做降额啊。
看来你们公司产品的这些可靠性设计做的很细哦。。。[/quote]
降额设计不仅大功率元器件需要,小功率元器件也是需要的。这里选用O.25W的电阻,说明功率还是有些考虑的。否则会选用八分之一瓦或十六分之一瓦的电阻。
关于元器件的质量系数,不是指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而是指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质量评级。也就是生产该元器件的产品生产线符合哪个级别的质量规范。
看來要好好學習一下了影響失效率的因素還蠻多的
想不到一个失效率的计算还有这么多名堂
可以加我吗QQ:274253505
谢谢
学习中
已经加入了qq群,谢谢:lol
可以由范兄帮你加入,
或者自己加入QQ群号:7307795
把你的QQ貼出來,我幫你加本論壇群!
这些等级表示号,是由元件厂家提供的是吗,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元件是属于哪个等级的,而且这个参数对failurerate影响很大,都是正整数。今天我算出了结果qualityfactor是用得最大的(数值最大的)计算,发现系统在20度下MTBF只有3年,怎么教报告呀:'(。对了有什么qq群没,我需要和大家沟通学习。
参考一下:
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中规定的失效率是在未计算元器件的环境应力、性能和结构、质量系数等因数的影响,只包括在电应力和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失效率,称基本失效率,用入b表示,仅计算温度和电应力的比(即工作应力/额定电应力)影响的失效率。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以下失效率等级。
失效率等级
实效率等机代表符号失效率
亚五级Y3×10-5
五级W1×10-5
六级L1×10-6
七级Q1×10-7
八级B1×10-8
九级J1×10-9
十级S1×10-10
這就是元件的質量等級標示號,每個標示號都對應了一個品質系數。
你好,我是不理解QualityDesignators项下的意思。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5-419:44发表
谢谢,但是我需要了解的是217中QualityFactor这项目下定义了几个等级的,这几个等级我不明白意思,谢谢请告知。[/quote]
這幾個等級的系數不一樣,每個零件的等級也會不一樣,在計算失效系數時會直接影響到失效率,詳細請仔細看一下PaiQ的描述。
[quote]原帖由[i]fanweipin[/i]于2007-4-3013:00发表
QualityFactor—>不同質量等級對元器件失效率影響的調整系數[/quote]
谢谢,但是我需要了解的是217中QualityFactor这项目下定义了几个等级的,这几个等级我不明白意思,谢谢请告知。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4-2820:10发表
我现在做预计,但是看不懂QualityFactor的参数是什么意思?:L[/quote]
QualityFactor—>不同質量等級對元器件失效率影響的調整系數
我现在做预计,但是看不懂QualityFactor的参数是什么意思?:L
這些都變化我的檔案中都有考慮進去哦!
在使用时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其数据,不同材料的其温度系数不一样!
也不曉得是哪一代師兄設計的,現在都找不到源頭了!
EXCEL內嵌217F那文件的有多大啊。
佩服佩服,为公司省了几十W购买软件了,
是自己设计的吗。
我們的EXCEL表格是內嵌217F的,不能像RELEX軟件那麼智能。
不过好像,一个是用EXCEL计算的。
admin的应该是软件生成的吧。
听说过RELEX可靠性管理软件,但是用EXCEL计算一些简单的还可以。
但是整个系统的所有器件也用EXCEL来做预计。计算成本产品的MTBF。
那真是太牛了。给大家介绍介绍。
看到fanweipin和admin的图片,
想不到一个失效率的计算还有这么多名堂。
也传张图片看看。
这是整机失效率占前十位的。
一般失效率占到一大半。
至于小电阻,小电容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呵呵,当然严谨一点的话,还是做完全部元器件!!!

[quote]原帖由[i]admin[/i]于2007-4-1311:46发表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quote]
確實是這樣的,電阻電容的失效率要小很多,大家可以看以我的計算結果。

顶。。
[quote]原帖由[i]fanweipin[/i]于2007-4-1311:16发表
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quote]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事风格。
不过fan兄有没有看过,这些电阻电容占整机的失效率的比率是多少,而整机失效率排在前十位的几乎都是大的电解电容,变压器,IC之类的。所有贴片的或小功率电阻,电容可能占不到5%。
关于电阻的降额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我看到有些前輩是將峰峰值電壓控制在RMS電壓的三倍,不可以超過這個限值,但不知原由,是不是軍方有此類要求呢?
我們在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以前每個案子要測試2000多個零件,現在IC出來了,數量也減少了。
学习中。。。现在努力看一个降额标准。
电阻降额好像是一些功率类的才做吧,怎么fanweipin版主22歐/0.25W的小功率都做降额啊。
看来你们公司产品的这些可靠性设计做的很细哦。。。
我们从电阻失效模式来看,电阻的开路占比例最大,比如说
薄膜电阻Film开路 59 短路 5 参数变化 36
而引起开路的最大可能是过功耗,过热引起击穿,所以你现在实测的VP-P为50V下,
由于是瞬间尖峰,维持时间短。它所引起的瞬间过功耗肯定比最大200V下的所承诺的时间短,
所以这个VP-P一般情况下不大于最大工作电压时是可以忽略的。(当然要关注一下峰值所持续的时间)
个人薄见,欢迎抛玉。。。:lol:)
电阻的峰峰值我认为可以不用去管控。
只要不超过最大工作电压值就可以了。
[[i]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07-4-1217:56编辑[/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