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个棘手的投诉问题,有一款产品上面用到一个倾倒开关,倾倒开关表面看起来是密封的,结构:内部有一个圆钢珠,边上有4个导通脚,水平放置圆钢珠和4个导通脚是互不导通的,只有当PCBA倾斜40º角时才能导通,因此在我们PCB板上用它也是起这个作用的!
最近不断接到有客户有投诉,这个倾倒开关有接触不良或完全不导通,卖出去的产品到现在的时间长才4~5个月。这期间我有考虑和实施措施:
1),考虑到原材料或原材料加工问题,已叫供应商分析,结果未出来;
1),可能是由于倾倒开关内部圆钢珠或4个导通脚受到腐蚀或受潮,因此接触不良,对策做盐雾24h和高温高湿60º,95%RH,24h试验,但结果是没有出问题!
2),可能是由于倾倒开关内部圆钢珠或4个导通脚的镀层强度不够,因此容易脱落造成接触不良,对策做摇摆测试10W次,结果是没有出问题!
3),我现在还怀疑一种可能,就是该产品过波峰焊时,松香气体有可能随着引脚跑道里面的空间里了,但我们这边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100%的QC检测都是好的!因此觉得可能性小!
4),接下来我还准备做个冷热冲击再看看!
各位高手,有经验的麻烦帮个忙想想,有方案的帮忙贡献一下参谋参谋,集思广益在此先谢了!
[quote]原帖由[i]fanweipin[/i]于2009-1-1115:10发表[url=pid=38471&ptid=5005][/url]
因为该器件是完全密封的,所以很难用眼看,光凭声音是很难将固障定位的.有时听到了声音并不能说明钢珠已经到位,也许是在滚动的声音,你可以借助X-RAY来查看是否到位,或是在外接引线联接相关仪表来确定其是否到位.[/quote]
范兄说的及是,听到的声音也许是假象,不过此过程我用用力摇动它,给它与四周碰撞,结果再量还是不通,我现在唯有怀疑里面也许有杂质啦,但有一点我想不通,如果有杂质为什么几个月以后才使它接触不良?范兄说的X-RAY我们是没有啦!
因为该器件是完全密封的,所以很难用眼看,光凭声音是很难将固障定位的.有时听到了声音并不能说明钢珠已经到位,也许是在滚动的声音,你可以借助X-RAY来查看是否到位,或是在外接引线联接相关仪表来确定其是否到位.
试验时间太少了!
导通脚弯曲后弹不回去,这个问题可以排除,从客户退回的产品倾倒45度是可以听得到钢珠与导通脚的碰撞声的!:handshake
论坛的黑马在哪里呀!帮帮忙想想法子呀!
[[i]本帖最后由reliab于2009-1-917:25编辑[/i]]
是不是导通脚有问题呢,比如弯曲后弹不回去,仅仅是个别的,而你选择的那做10w次的却没问题。
多谢范兄的提示,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我是担心供应商由于工艺的疏忽造成钢珠上有油污或者生产车间粉尘等级过高而造成钢珠上有粉尘,因此造成接触不良或不能接触!
至于你说的钢珠的滚动速度减慢了,以致钢珠未倒位才出现失效,可是有些我们倾倒90度了,也明显听到钢珠与4个引脚的碰撞声啦,可它就是不导通!我们是郁闷,在因为现在客户给我们的坏机数量有限因此不敢将它解剖呀!一切等供应商的回复中……..
请各位高手请继续探讨……………………….:handshake
这个问题,我以前有碰到过,是内部钢珠油污造成.当倾倒时由于钢珠油污减速了钢珠的滚动速度,以致钢珠未倒位才出现失效.
[[i]本帖最后由fanweipin于2009-1-819:47编辑[/i]]

[quote]原帖由[i]liguang304[/i]于2009-1-816:31发表[url=pid=38272&ptid=5005][/url]
四个导同脚是否可以保证圆钢珠倾斜后肯定能够接触???
可以通过增加引脚的数量或者是接触面积再试一下,从你的高失效率来看应该不会是原材料问题,设计问题好像大一点。以上,请参考[/quote]
我解剖一个看了一下,4个导通脚都是突出周围的塑胶边大约有2mm左右,倾斜后圆钢珠接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增加引脚不实际的,本身这个器件属于标准件,如果增加引脚属于一个特殊器件了,成本会上去而且客户一定也不能接受的!
你说的,设计问题好像大一点?指的那方面?请赐教!
四个导同脚是否可以保证圆钢珠倾斜后肯定能够接触???
可以通过增加引脚的数量或者是接触面积再试一下,从你的高失效率来看应该不会是原材料问题,设计问题好像大一点。以上,请参考
把客户退回的产品进行分析,看看是哪部分不良,如果是材料的话,找供应商。
我们工作的展开首先就考虑到叫供应商的参与的!其次是我们同步该做的工作!请各位高手给些意见!
恩,我觉得吧,要是零件出问题的话,供应商分析应该是主导的。相对系统来说,我们对零件的了解肯定没有供应商熟悉。他们见过的问题,想到的失效可能性应该比我们多。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有没有可能用环境测试以后的样品也做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想说也叫供应商做一下分析吗?
客户寄给我们的样品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留给供应商那边协助我们分析!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有没有可能用环境测试以后的样品也做一下。
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让你的客户把不良品给你,这样分析可能快点。
而且如果确定是零件的问题的话,那就抓住供应商,让他分析致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