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2.1.3認識失效模式和機理
 
2.1.3.1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
在產品研發、生產、使用諸階段都可能出現失效,認真地考察各階段
上失效的種種形態,以此為出發點來開展分析工作,這就涉及到觀測失
效模式進而觀測失效的誘因——工作應力、環境應力和時間,從中找出
失效發生的真實過程,即失效機理。
所有失效之共同點乃是:來自環境條件、工作條件等的能量積蓄,一
旦超過某個界限而進入另一界限,產品就開始退化,或直接喪失功效。
這些環境條件、工作條件等退化的誘因,一般稱之為應力。
不僅是應力,時間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應力只是誘因,產品總是
經過一定的時間才演變至失效。
應力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驅動產品完成其功能所必需的應力(例
如:加在LED上讓其工作的電力等)。另一類為加在產品上的環境應力(即
產品所處的環境,如溫度、濕度、振動及其它污染物危害等)。
上述的應力和時間為產生失效的外因,而失效的內因,即導致發生失
效的物理、電化學或機械過程,則稱為失效機理。雖然,失效機理依Bel
產品的種類、使用環境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往往都以老化、擊
穿、腐蝕、磨損、氧化、電解等簡單的形式表現出來。
下表為Bel產品中易發生的常見失效模式與機理、應力、時間之一覽
表。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动态

失效的分類

2006-12-20 18:16:11

可靠性动态

失效模式和機理與生產年代、使用環境的關係

2006-12-20 18:19: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