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失效分析常用技術
2.3.1元件解焊技術
從失效分析的角度,對元件解焊的要求是:元件要完整地取下(包括引
線),解焊過程中既要防止熱應力、機械應力、靜電等對產品產生破壞作
用,也要防止破壞鄰近的元器件。
解焊常用的工具是:
(a)一般工具,螺絲刀,尖嘴鉗子,斜口剪子,鑷子,撥針等。
(b)焊接工具:抗靜電的普通電烙鐵,可以吸走被溶化的焊接劑(如錫)
的真空吸錫器等。
(c)防靜電器材:防靜電手環等。
2.3.1.1常規焊接解焊技術
常規焊接的解焊,是指對穿孔組裝形式的解焊,即從PCB板上去除
失效件引線(針腳)或連線(如OSI產品)的焊點,使針腳(引線)與
板脫離。通常,元件放在PCB板上面,引線通過印製電路板的穿孔焊到
板的背面。採用完成一個焊點溶化、吸錫、用尖嘴鉗子夾住引線輕輕搖
晃直到引線鬆動可以拔出的過程後,再解焊下一個焊點的方法。如果溶
化一個焊點,就要拔出一個引線,不僅可能使被拔出的引線根部受力過
大。也可能使尚未解焊的其他引線根部受力過大,造成引線根部斷裂。
2.3.1.2表面組裝失效件解焊技術
表面組裝失效件解焊技術與常規焊接解焊技術不同有以下原因:
原因之一是:表面組裝沒有穿孔形式,不能採用完成一個焊點熔化、
用尖嘴鉗子夾住引線輕輕搖晃直到引線鬆動可以拔出的過程後,再解焊
下一個焊點的方法。
原因之二是;有些表面組裝產品、除了在引線或端電極焊接外,還有
產品與板之間焊膏或膠的粘接,也有應用於塑膠緊配合的超聲波焊接等。
原因之三是:表面組裝失效件的引線或端電極尺寸和相應的印製電路
板條寬小,裝配密度大。可供解焊操作的空間很小。
原因之四是:表面組裝後,一般會用矽膠塗覆。
表面組裝產品解焊技術的特點是同時加熱要解焊元件的全部焊點,在
整個失效件鬆動時,及時取下。例如:
方法之—是溫控焊筆法。使用裝有表面組裝解焊焊尖的溫控焊筆或溫
控烙鐵,表面組裝解焊焊尖有多種形式可以選擇,選取與被解焊失效件
一致的焊尖,可以同時加熱要解焊的表面組裝失效件的全部焊點。失效
件鬆動時,及時取下。
方法之二是小嘴噴熱氣法。使用從小嘴噴出可控溫的加熱特殊氣體
(為保證焊點質量,常用為氮氣)的裝置,對準要解焊的表面組裝失效
件的全部焊點噴熱氮氣。為方便起見,Bel一般直接用熱風槍加熱產品,
待元件鬆動時,及時取下。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組裝失效件耐焊接熱的
限度以及維持在此高溫下的時間長短是否適當,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
將損壞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