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树分析(FTA)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沃森(Watson)和默恩斯(Mearns)于1961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分析民兵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的。其后,波音公司的哈斯尔(Hasse)、舒劳德(Schroder)、杰克逊(Jackson)等人研制出故障树分析法计算程序,标志着故障树分析法进入了以波音公司为中心的宇航领域。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以麻省理工学院(MIT)拉斯穆森(Rasmussen)为首的有60名专家参与的安全组进行了两年研究而编写的长达3000页的“商用轻水反应堆核电站事故危险性评价”的报告,该报告采用了美国国家航空和管理部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事件树(ET: Event Tree)和故障树分析方法,以美国100座核电反应堆为对象对核电站进行了风险评价,使FTA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报告的发表引起了各方面的很大反响,被称为FTA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推动了故障树分析法从宇航、核能进入电子、化工和机械等工业领域。

原理

通过对可能造成产品故障的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产品的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 和(或)发生概率。

用途

–复杂系统的功能逻辑分析;
–分析同时发生的非关键事件对顶事件的综合影响;
–评价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确定潜在设计缺陷和危险;
–评价采用的纠正措施;
–简化系统故障查找。

FTA分析的4个主要步骤

建立故障树、故障树的规范化、简化和模块分解、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和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建树步骤:

选定顶事件–某一影响最大的系统故障;将造成系统故障的原因逐级分解为中间事件;直至底事件–不能或不需要分解的
基本事件,构成一张树状的逻辑图–故障树。

定性分析

目的是为了弄清系统(或设备)出现某种故障(即顶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少,分析哪些因素会引发系统的某种故障。

定量分析

目的是得到在底事件互相独立和已知其发生概率的条件下,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等定量指标(GJB 768)。
常用的指标是: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底事件重要度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动态

故障树的建立步骤

2007-3-11 11:44:25

可靠性动态

故障树FTA的概念

2007-3-11 11:47: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