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研究从高端到民间

      第六届国际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学术年会8月底在古城西安顺利闭幕。年会以“高质量,高可靠”为主题,就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水平的技术途径和管理方法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与会的专家向公众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虽然可靠性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但其最终目标是贴近百姓的生活,“质量、可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本报记者 尹 辉
可靠性工程:一个并不陌生的概念
 
据报道,当“神舟”一号成功回收时,其总设计师戚发轫立即从基地给我国可靠性工程的奠基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杨为民教授打来电话,感激地说:“老杨,刚刚回收成功了!多亏了你们的试验,要不然,上天后就回不来了。”

据称,当“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工作之后,杨为民提出“要万无一失”,并介绍了北航新推出的可靠性增长摸底试验。在他的建议之下,1998年6月,“神舟”一号上的14个关键设备被送到北航做了试验,结果发现红外地球敏感器和液浮陀螺2个产品有故障,从而使故障在发射前得到顺利解决,为“神舟”飞船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不仅在诸如航空航天等等这样的系统工程中要讲求高质量、高可靠性,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买一件衬衫都要讲质量、讲可靠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局副局长程军笑着对记者说。

本次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华北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良巧向记者介绍,人类历史上自有商品生产以来,就开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法。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早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有了青铜制刀枪武器的质量检验制度。

到了现代,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可靠性研究以来,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发展较快。全面质量管理正从工业企业逐步推行到交通运输、邮电、商业企业和乡镇企业,甚至有些金融、卫生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也已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工程也从军工单位向普通单位不断延伸。

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1992年我国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同时,还制订了4个关于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面的标准,以及《设备可靠性试验》标准等。大大改进了产品质量,使“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预防”,从而较有效地控制了产品或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可靠性研究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学术年会探讨“质量生活”
 
“现在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更多了。过去,对产品的要求一般注重于产品的使用性能,现在又增加了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美观性等要求。”参加本次国际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会议的专家如是说。

但在陈良巧看来,“我国的产品还不够‘可靠’”。他说,一些国内纺织企业里,因为国产的纺机老出现问题,纺织工人宁愿看10台国外产的纺机,也不愿意看1台国产的纺机;国产汽车长时间持续保持性能的可靠性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行的水平……我国工业水平的落后,不仅表现在产品性能上的不足,很重要的也表现在“可靠性”不够上。

围绕“高质量,高可靠” 的主题,参加本次年会的专家就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测试性、保障性的理论设计、分析、计算、试验与评价、软件测试、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及机械产品可靠性、软件可靠性、通讯设备可靠性、复杂系统可靠性、计算机及网络的可靠性、产品维修保障、贮存可靠性技术、可靠性数据采集与分析、测试性及故障诊断技术、拟实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及测试性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上,李良巧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美国GI科技管理集团首席顾问陈宪章的“可靠性工程在欧美实业界的最新应用与发展”,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凌静的“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可靠性工程的机遇和挑战”,北航教授康锐的“可靠性系统工程—— 一门初露端倪新学科的展望”,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所长郭瑞霞的“神舟五号安全性”等诸多报告以及“务实的可靠性工程”等论坛讨论,不但让与会的专家交流了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和发展,让大家对于改变我国工业制造的水平,提高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充满了信心,还描绘出了一副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的宏伟应用前景。

此外,在本次学术年会期间,主办方还特地组织了北京可维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科汇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企业,展示在国际领先的可靠性领域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推动可靠性工程、质量管理与信息产业科技的融合和共同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可靠性相关新闻背景

 
中国国际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学术年会(ICRMS)
 
它是由我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七大学术团体(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现场统计学会)共同发起,并由各大学会轮流主办的学术会议,自从1992年以来,已经先后举办了5届年会。学术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我国与其他各国RMS学者学术交流的盛会。
 
兵器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
 
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兵器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工具软件开发及服务咨询。中心还是总装备部可靠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单位,是兵器可靠性技术专业组和兵工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的挂靠单位,全国军事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兵器行业组秘书单位。具有承担大型复杂型号项目的质量与可靠性抓总工作的能力。同时承担多项总装可靠性预研课题,同时还承担多项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基础课题。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动态

北航PPT:可靠性要求制定

2008-8-5 13:55:05

可靠性动态

力学环境试验技术概述

2008-8-5 14:49: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