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书籍推荐

虽然现在的互联网发达的想找什么资料都能找到,但是个人认为入门时看一些权威的书籍才是更好的途径,给大家推荐基本入门应该看的书

[size=5][color=#990000]软件可靠性工程
[size=5][color=#990000][url=http://www.huachu.com.cn/itbook/itbookinfo.asp?lbbh=THZ0000006#][img=150,210]http://www.huachu.com.cn/photo/2003/BI-0666049c.jpg[/img][/url]
[table=98%][tr][td]出版社 :[url=http://www.huachu.com.cn/itbook/publisher_jx.asp]机械工业出版社[/url][/td][/tr][tr][td]原出版社:McGraw-Hill[/td][/tr][tr][td]系列名 :[url=http://www.huachu.com.cn/itbook/catena.asp?catena=%C8%ED%BC%FE%B9%A4%B3%CC%BC%BC%CA%F5%B4%D4%CA%E9]软件工程技术丛书[/url][/td][/tr][tr][td][table=98%][tr][td=1,1,65]作者  :[/td][td][url=http://www.huachu.com.cn/itbook/booklist.asp?zuoz=%A3%A8%C3%C0%A3%A9John+D%2EMusa](美)JohnD.Musa[/url]/[/td][/tr][/table][/td][/tr][tr][td]译者  :[url=http://www.huachu.com.cn/itbook/booklist.asp?yiz=%BA%AB%BF%C2]韩柯[/url]/
版别版次:2003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td][/tr][/table]

本书是软件可靠性工程领域的权威著作,全面论述了该领域的相关内容,目标是使读者快速理解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如何将软件可靠性工程应用于软件开发和测试中,并帮助读者处理紧张的测试时间与软件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本书注重实践,提供已经在很多应用系统中成功使用过的方法,并避免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尚未证实的想法。本书还提供了相关的辅助材料和网站资源,便于读者的学习。
本书适合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软件工程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size=5][color=darkred]软件可靠性工程手册[url=https://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955-1-1.html]下载电子书籍>>>[/url][table=98%][tr][td=1,1,110][/td][td]【作 者】:(美)[M.R.[url=http://www.dushu.com/author/%e6%9f%b3/][color=#333333]柳[/url]]MichaelR.[url=http://www.dushu.com/author/Lyu/][color=#333333]Lyu[/url]主编;刘喜成,钟婉懿等译
【原/又名】:HandbookOfSoftwareReliabiltyEngineering

出版项】:[url=http://www.dushu.com/publisher/%e7%94%b5%e5%ad%90%e5%b7%a5%e4%b8%9a%e5%87%ba%e7%89%88%e7%a4%be/][color=#333333]电子工业出版社[/url]/1997.3
【ISBN号】:9787505338845/7505338846

作者(美)[M.R.柳]MichaelR.Lyu主编刘喜成等译页数:553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
简介:McGraw-Hill公司授权出版
文件为超星图书格式
目录摘要:
[color=blue]第一部分:技术基础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软件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
第三章软件可靠性建模概述
第四章预测分析及重新校准的方法
第五章操作概图
[color=blue]第二部分:实践与经验
第六章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最优通用实现方法
第七章软件可靠性度量经验
第八章基于度量的软件可靠性分析
第九章正交缺陷分类
第十章趋向分析
第十一章现场数据分析
[color=blue]第三部分工程技术
第十二章软件可靠性估计的度量
第十三章软件测试和可靠性
第十四章软件容错可靠性工程
第十五章使用故障树对软件系统分析
第十六章软件可靠性仿真
第十七章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神经网络
附录A软件可靠性估计工具
附录B软件可靠性理论、分析技术与基本统计

[/td][/tr][/table]

[size=5][color=darkred]软件可靠性工程基础

【作 者】:蔡开元著【丛编项】:无【装帧项】:26cm/181页【出版项】: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9
【ISBN号】:9787302018070/7302018073

[table=98%][tr][td=1,1,110]

[/td][td]

[/td][/tr][/table]

[size=5][color=darkred]软件可靠性工程

[img=170,183]http://www.bjbb.com/picture/l/book/142/1423530.gif[/img]
作 者:徐仁佐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ISBN号:978-7-302-14293-5

[color=#800080]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142935
定价:29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07-4-16

[table=98%][tr][td=1,1,74%][/td][/tr][/table]
[color=#800080]图书简介:
本书以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一些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以编者多年来所参与的工程实践为依托,帮助读者对软件质量指标体系中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软件可靠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全书共12章,各章均附有习题,一部分是为了复习、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另一部分是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型思维。本书最后提供了包括最新领域发展的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本书语言流畅,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实例众多,着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从业人员及一般读者的参考书。

[color=#800080]前言:
[quote]前言
自从美国AT&TBell实验室的J?D?Musa于199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软件工程会议(The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Engineering)上正式提出软件可靠性工程(softwarereliabilityengineering)的概念,至今已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当时,Musa先生将软件可靠性工程仅限于“预计、测量、管理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的可靠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的应用科学”的范畴。随着近十几年的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实践与发展,随着软件工程的进步,软件可靠性工程的范畴也在逐步地拓宽。软件可靠性工程发展到今天,伴随着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纵观当今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实践,可以说,软件可靠性工程是与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同步并行的,用于设计、保证、计量、管理软件可靠性目标的应用科学。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吕容聪(MichaelR?Lyu)教授编辑、IEEEComputerSocietyPress出
版的《TheHandbookofSoftwareReliabilityEngineering》一书,收入了一系列早期有关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文献,对推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此书中远未包括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全部,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方法和技术。?
  软件可靠性工程属于软件工程范畴,正如软件需求工程、软件再工程、软件复用工程、软件测试工程等一样,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子领域。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要从属于软件工程发展的需要,反之,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又可以促进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补充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术,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围绕软件质量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的软件可靠性来展开研究的,软件可靠性指标的高低,决定了软件是否能稳定、可靠地工作。软件中的错误是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因为人的错误而引入到软件中的。开发软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他们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其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开发软件的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其生活环境、周围的人们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当时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所以,尽快开展软件工程中的人的因素的分析研究工作,对于改善软件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软件可靠性工程中大量的管理工作,实际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做好人的工作。人的因素是根本的问题,因为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世界上所有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事情都是由人做出来的。
  综合以上原因,有理由认为本书讨论的软件可靠性工程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Musa先生提出的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概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是一本讨论广义软件可靠性工程的著作。?
  本书是在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长期努力下共同创造的成果。笔者的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们为此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如今,他们有的早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在国外继续深造,书中的许多章节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笔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他们的这些成果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一根主线贯穿起来,奉献给广大的读者。?
  在笔者普及、推广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工作过程及从事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软件可靠性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即“软件可靠性工程与软件工程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怎样设计一个软件系统的软件可靠性指标?”、“怎样将软件系统的指标分配到各个软部件、甚至分配到各个模块上去?”、“什么样的技术可以保证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实现?”、“怎样反映和控制软件测试的进度与成本?”、“怎样控制将开发的软件产品在正确而适当的时候投放市场?”等。?
  上述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工程背景,同时又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问题,要想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是很不容易的。本书试图部分地回答若干问题,但真正的目的是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将感兴趣的读者引入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来,从而在国内普及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推动软件可靠性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现代化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本书第1章讨论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章讨论软件可靠性的基础理论,第3章讨论软件可靠性的分配问题,第4章研究软件测试的基本问题。自第5章开始,分别讨论软件的各种测试方法,最后给出有关部分的参考文献。因为本书是作为教材出版,受篇幅所限,与本书初稿相比较,将参考文献删掉了大半,主要是将那些较早的文献删除。如果书中引用的内容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未能找到,则笔者向这些作者致歉!?
本书第2、3章介绍的软件可靠性基础理论、可靠性指标分配的优化问题以及第8~12章中有研究性质的内容,笔者建议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内容和本科教学中的选学内容。?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系列资助,使我们这个研究小组得以在软件可靠性工程领域进行长期而稳定的研究工作。?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谢旻、郑人杰等,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感谢我的研究生周瑞、杨晓清、肖英柏、向剑文、张良平、陈波、张大帅、王果、陈斌、马若锋、郑红军、高俊鹏、刘丽娜、刘彦伸、徐剑宏、韩轶凡、黄灿、戴璐、周乙、鲜军、杨宏、任杰、张学斌、伍雁鹏、汪超、黄巍、齐大鹏、刘文、张霆、龚蓉、魏毅、伍永豪、朱州、晁冰、朱小冬。没有他们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书不可能顺利完成。同样,我要感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其他教授和他们的研究生,本书也包括了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特别要感谢康立三教授和李元香教授领导的演化计算研究小组及他们的研究生,他们对演化计算和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研究成果是本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演化计算的方法在本书讨论的许多方法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借此机会,我要向我的妻子王旭莹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她的鼓励和鞭策,本书才得以完成。?
  我还要感谢所有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给予过大力指导和帮助的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合作者和朋友们。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人员对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努力。?
  受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会有不少的问题和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一律由编者负责。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和意见。如果在本书的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请与责任编辑联系:[email=fuhy@tup.tsinghua.edu.cn]fuhy@tup.tsinghua.edu.cn[/email]。??
徐仁佐
于武汉〓香格里·嘉园
[/quote]

[quote]目录
第1章软件可靠性工程与软件工程
1.1软件的问题
1.2与软件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
1.3软件质量的6个特性
1.4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研究范围
1.5软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6软件寿命的指数分布规律
1.7软件故障率的规律
1.8风险函数λ(t)与R(t)的关系
1.9软件与软件可靠性工程
1.9.1软件及其研制过程的特点
1.9.2软件可靠性工程
习题1
第2章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理论基础
2.1可靠性分析的数学基础
2.1.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2非齐次泊松分布(常用随机过程)
2.1.3常用参数估计方法
2.2常用软件可靠性模型
2.2.1非齐次泊松过程模型
2.2.2Schneidewind(SM)模型
2.3软件可靠性专家系统——SRES(2.0版)简介
2.3.1系统简介
2.3.2程序运行过程
2.3.3系统的输入文件
2.3.4系统的输出文件
2.3.5其他输出文件
习题2
第3章软件可靠性分配
3.1软件可靠性快速分配方法
3.1.1相似程序法
3.1.2相似模块法
3.2软件可靠性分配的一般方法
3.2.1基于顺序执行的软件系统的等分法
3.2.2基于并行执行的软件系统的等分法
3.2.3基于功能概图的分配方法
3.2.4基于危险性因子的分配方法
3.2.5基于复杂性因子的分配方法
3.2.6基于故障率的分配方法
3.3软件可靠性分配方法小结
习题3
第4章软件测试
4.1静态分析
4.1.1代码桌面检查——对程序执行情况做人工模拟
4.1.2预演
4.1.3静态分析工具
4.1.4静态分析的输出
4.2动态测试
4.2.1白盒测试
4.2.2黑盒测试
4.3软件测试策略
4.3.1单元测试
4.3.2集成测试
习题4
第5章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方法
5.1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
5.2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
5.2.1雏形阶段
5.2.2完善阶段
5.2.3繁荣阶段
5.3面向对象程序的特点
5.3.1信息隐蔽对测试的影响
5.3.2封装和继承对测试的影响
5.3.3多态性与动态绑定对测试的影响
5.4集成测试
5.5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
5.5.1类的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
5.5.2基于对象——状态转移图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5.5.3类的数据流测试
5.5.4数据流分析和测试
5.6类及类测试
5.6.1数据流测试
5.6.2计算类的数据流信息
5.7面向对象程序的集成测试
5.7.1原子系统功能方法
5.7.2基于测试树的集成测试方法
5.8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5.8.1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5.8.2用遗传算法生成结构测试用例
习题5
第6章面向路径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6.1软件测试的问题
6.1.1软件测试模型
6.1.2软件测试的方法
6.2测试数据生成系统的基本框架
6.2.1静态法
6.2.2动态法
6.2.3其他方法
6.3遗传算法概述
6.3.1遗传算法的起源
6.3.2遗传算法常用形式
6.3.3遗传算法中的技术要点
6.3.4遗传算法的研究及发展
6.4遗传算法在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6.4.1问题的转化
6.4.2程序插装
6.5遗传算法的应用
6.5.1适应度函数
6.5.2程序控制
6.5.3复合谓词的处理方法
6.5.4复杂数据结构的处理
6.5.5实例
6.6实验结果及分析
6.6.1权值的影响
6.6.2适应度函数对比
6.6.3参数个数的影响
6.6.4与随机法的比较
6.7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6.7.1采用路径选择器的方法
6.7.2随机法与面向路径数据生成方法的结合
6.7.3应用于集成测试
习题6
第7章软件可靠性增长测试和软件安全性测试
7.1软件调试测试
7.1.1软件调试测试的过程
7.1.2软件调试测试方法
7.2操作概图测试
7.2.1操作概图测试的概念
7.2.2操作概图测试的过程
7.2.3确定软件操作概图
7.2.4测试选择
7.2.5操作概图测试举例
7.3软件可靠性度量
7.3.1软件可靠性度量的过程
7.3.2收集软件故障数据
7.4选择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7.4.1常见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7.4.2选择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7.4.3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可靠性度量
7.4.4软件可靠性度量举例
7.5对软件可靠性度量方法的改进
7.5.1基于时间/结构的软件可靠性度量
7.5.2使用基于测试覆盖的NHPP模型进行可靠性度量
7.5.3其他方法
7.6应用软件可靠性专家系统
7.7软件安全性
7.7.1软件安全性的概念
7.7.2软件故障树分析
7.7.3软件安全性测试
习题7
第8章软件系统故障树分析法
8.1故障树建模
8.1.1割集的产生
8.1.2故障树分析
8.1.3故障树用于软件系统的辅助设计
8.2软件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故障树分析法
8.2.1传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技术
8.2.2软件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故障树快速分配模型
8.2.3模块重要度的确定
8.3基于软件实用性和总体开发费用的可靠性分配模型
8.3.1解约束最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
8.3.2可靠性分配中的约束优化问题
8.4软件可靠性稳定增长与安全性测试的故障树分析法
8.5容错软件与故障树分析
8.5.1恢复块系统的故障树模型
8.5.2N版本程序设计系统的故障树模型
8.5.3N自检程序设计系统的故障树模型
8.6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综合系统的系统级分析
习题8
第9章基于冗余的软件容错技术
9.1容错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9.1.1容错技术
9.1.2基于结构冗余的软件容错技术
9.1.3一种基于静态冗余的软件容错新方法
9.2容错技术
9.2.1容错相关技术
9.2.2以冗余为基础的容错技术
9.3基于结构冗余的软件容错技术
9.3.1多版本编程结构
9.3.2恢复块结构
9.4一种基于静态冗余的软件容错新技术
9.4.1NVPP结构的描述
9.4.2NVPP结构应用示例
9.4.3NVPP结构的设计方法
9.4.4NVPP结构的执行
9.5可靠性分析和时间资源效率分析
9.5.1单一版本故障和共模故障
9.5.2VPP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9.5.3NVPP结构的时间资源效率分析
习题9
第10章Web测试技术
10.1Web测试的特点
10.1.1Web测试与传统测试的比较
10.1.2Web测试的特点
10.2Web技术对Web测试的影响
10.2.1Web体系的架构
10.2.2客户端技术
10.2.3服务器端技术
10.2.4通信协议HTTP
10.2.5Web技术对测试的影响
10.3数据流测试
10.3.1结构化程序中的数据流测试
10.3.2类中的数据流测试
10.4现有的测试技术
10.4.1测试工具介绍
10.4.2测试工具的优点
10.4.3测试工具的不足
10.5Web应用系统的功能测试
10.5.1Web系统的链接测试
10.5.2Web系统的数据流测试
10.5.3数据流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习题10
第11章基于知识的软件测试
11.1软件工程中的人因问题研究
11.1.1人因分析及其方法
11.1.2软件工程中的人因问题
11.1.3软件工程中的人因分析
11.2现有测试技术无法对软件做到充分的测试
11.3操作概图测试与排错测试的不足
11.4基于知识的软件测试
11.4.1软件本身是知识的集合体
11.4.2软件开发过程充满知识
11.4.3基于知识的软件测试
11.4.4重视软件测试的软件开发V?模型
11.5基于知识的软件测试的具体实施
11.5.1〖ZK(〗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了解组成项目组的所有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JY。〗?〖ZK)〗
11.5.2有必要对现行的标准进行适当的修改
11.5.3基于知识进行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
习题11
第12章软件工程中的复杂网络问题
12.1软件的“内忧”与“外患”
12.1.1软件应用的“外患”问题
12.1.2软件应用的“内忧”问题
12.2“小世界现象”与无尺度网络
12.3软件工程管理的新观点
参考文献
跋[/quote]

[size=5]软件可靠性专家系统(SRES)开发作者:徐仁佐著

【作 者】:[url=http://www.dushu.com/author/%e5%be%90%e4%bb%81%e4%bd%90/][color=#333333]徐仁佐[/url]著【丛编项】:【装帧项】:26cm/126页【出版项】:[url=http://www.dushu.com/publisher/%e6%b8%85%e5%8d%8e%e5%a4%a7%e5%ad%a6%e5%87%ba%e7%89%88%e7%a4%be/][color=#333333]清华大学出版社[/url]/1996.11【ISBN号】:9787302018445/7302018448

[size=5][color=darkred]软件可靠性作者:何国伟主编

【作 者】:何国伟主编【丛编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第二批【装帧项】:20cm/395页【出版项】: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ISBN号】:9787118017816/7118017817

[size=4][color=indigo]其中的前两本属于译著,可以去找相应的英文版来看,其中软件可靠性工程手册非常不错,英文好的一定要看原著,这几本都是比较好的软件可靠性方面的书籍,但是现在有的买起来不太容易,而且目前我没有电子版,等我收集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大家找到。此外徐仁佐教授的软件可靠性工程那本书刚刚出版,还没有看到,应该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毕竟这几年国内没怎么出这个方面的书了,看完后再给大家介绍。
[size=4][color=#4b0082]国外近几年出了一些,但是也没怎么看呢,等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简述

2007-5-9 9:09:00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的一些内容

2007-5-10 14:28:01

34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shysie

    如果是做软件可靠性验证与评估的话,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籍?还是说都可以读这些?

  2. s04085590

    这些书都比较老,大家应该相互帮助看能不能找到电子书。
    软件可靠性模型及应用-徐仁佐那本在[url]www.du8.com/books/[/url]可以在线读。

  3. aagain78

    多谢推荐。。。。

  4. 可靠性用户名

    无比想看《软件可靠性工程》!

  5. 可靠性用户名

    无比想看《软件可靠性工程》!

  6. 可靠性用户名

    无比想看《软件可靠性工程》!

  7. snoopyl

    谢谢你的推荐,有机会我一定去看

  8. bluelevin

    有机会学习下!谢了

  9. tfycc

    haoshu…….

  10. christina_pc

    是啊,那本《软件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是非常经典的:)

  11. reliability

    看来楼上朋友也是搞软件可靠性的啊。希望多交流。

  12. happybuaa

    呵呵。楼主推荐的书都还不错。

    但是那本徐仁佐2007年出的书不是很好,我翻过,写的比较粗糙。推荐他94年出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虽然时间有点早,但是作为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入门书籍,是最合适的。

  13. adun

    下了一般,给朋友一看,大加赞赏!

  14. robert928

    不错!不知道我这有卖的没!周日瞅瞅去!什么时候给我们讲讲学习心得啊?

  15. wow

    好啊,等版主看完了,给大家讲讲软件可靠性都有些什么研究的。

    或者写个学习心得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下。。。ths!!!

  16. christina_pc

    软件可靠性工程

    作 者:徐仁佐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ISBN号:978-7-302-14293-5

    这本书我买到了,先看看,然后给大家交流一下心得啊

  17. hukee

    qq可以传,去qq群找我,你是武汉的,在哪混.

  18. robert928

    晕啊!呵呵要不在QQ上给我传个!:)

  19. hukee

    网址没了,是搜得,在hk。文件在pc上,就是上传不了,admin小气的很

  20. robert928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6-410:17发表[url=pid=2367&ptid=533][/url]
    在网上找到了,但是有30m[/quote]
    是啊!给个链接地址!谢谢哈

  21. chinamobile

    [quote]原帖由[i]hukee[/i]于2007-6-410:17发表[url=pid=2367&ptid=533][/url]
    在网上找到了,但是有30m[/quote]

    给个地址.

  22. hukee

    在网上找到了,但是有30m

  23. 热设计

    什么时候给我们大家讲讲课,看看软件可靠性都研究些啥东东。。

  24. 热设计

    你们两个版主多交流交流。:handshake:lol

  25. robert928

    呵呵有机会我一定去看看!!谢谢你的推荐

  26. christina_pc

    恩,很不错的一本书
    大家看完了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27. hukee

    mm,呀。这个书名记住了,软件可靠性工程手册:lol

  28. christina_pc

    :loveliness:
    笑成那样,还轻声问?

  29. chinamobile

    赞一下版主,软件可靠性知之甚少,向你们学习哦。

    轻身问一下,版主是个MM吧。。。:lol:lol

  30. christina_pc

    最推荐的是软件可靠性工程手册,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但是译的一般

  31. reliability

    是要去买些这方面的书看看了。多谢LZ推荐。。

    现在看书越来越少。

    很久没有体会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了。。。。

  32. fanweipin

    明天去書店找一下看!

  33. imm

    多谢推荐这么多好书,

    有机会到书店或者网上掏一本看看。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