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有的公司制冷系统配置林林总总,书上有的配件必定全配上。其实有必要将所有配件全配上吗?全配上一定有利吗?反正无事,就姑妄分析一下,与众好友分享,至于是否正确,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欢迎大家讨论。
2、 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可以使从压缩机排气口带出的大部分压缩机润滑油回流,小部分的油要通过系统的循环才能跟制冷剂一起由压缩机吸气口回流,如果系统回油不畅会在系统中逐渐集油,仍然会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压缩机缺油等故障。相反,对于如R404a等与油微溶的制冷剂,过油分离器会增加制冷剂溶油的饱和度。对于大型系统,由于系统管路较粗,一般回油比较流畅,且油量较多,配油分离器是比较合适的,而小型系统,系统回油的畅通是油路的关键,油分离器的作用不大。
3、 积液器
积液器是使制冷系统中未冷凝的制冷剂不进入或少进入循环系统,提高换热效率,但同时会带来制冷剂充注量增加,冷凝压力偏低的问题。对于小型系统,循环流量不大,完全可以通过管路加工工艺达到积液的目的。
4、 蒸发压力调节阀
蒸发压力调节阀一般用于除湿系统,控制蒸发温度,使蒸发器不结霜。但在单极循环系统中,使用蒸发压力调节阀就要接制冷回气电磁阀,使管道结构复杂,不利于系统流畅。目前绝大部分试验箱不配蒸发压力调节阀。
5、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冷凝的制冷剂过冷,在管路中减少提前气化量,二是可以使回气制冷剂充分气化,减少液击风险,三是可以提高系统功效。但是热交换器的接入使系统走管复杂化,如果管路布置不讲究工艺会增加管损。不利于小批量生产的公司产品配置。
6、 止逆阀
由于系统使用于多个循环支路,在未工作的循环支路回气口加装止逆阀,防止制冷剂回流到未工作的循环空间积聚。管路中如果是气态积聚不影响系统工作,要考虑的是防止液态积聚。因此并非所有分回路都要加装止逆阀。
7、 气液分离器
对具有变工况特性的环试设备的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是避免液击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可以适当调节制冷量。但是气液分离器同时也切断了系统回油,因此安装气液分离器必须安装油分离器。对于泰康全封闭压缩机组成的机组,由于回气口内有适当的缓冲空间,可以起到一定的气化作用,因此可以省略气液分离器。对于安装空间有限的机组可以设置热旁路来气化过剩回液。
8、 冷量PID控制
冷量PID控制在运行节能方面效果显著,不仅如此,在热平衡方式温场指标相对较差的常温(20℃左右)段,冷量PID控制的系统能做到理想的指标;在恒温恒湿方面也可以体现不俗的效果,因此冷量PID控制已经是环试产品制冷系统较领先的技术。冷量PID控制分时间比例和开度比例两种,时间比例是控制制冷电磁阀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断合的比,开度比例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导通量。
但是在时间比例控制中,电磁阀的寿命是个瓶颈,目前市面上较好的电磁阀按估算,寿命也不过3~5年,因此需要计算一下维护成本是否低于节能降耗。开度比例控制中电子膨胀阀目前价格较高,且市面上配购不方便,由于也是动态平衡,同样涉及寿命问题。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914:46发表[url=pid=46982&ptid=5968][/url]
如果有一种可以热胀冷缩的毛细管就好了。
哈哈,玩笑玩笑。[/quote]
这天还很开心的!!!!!!!!
以后谁来论坛上跟我开开玩笑!!!!!
2009年4月29号!!!!!还好好的!!!!!!!!!!!!
怀念!!!!!!!!!!!!!!!!!!!!!!!!!!!!!!!!!!!!!!!!!!!!!!!!!!!!!!!!

[quote]原帖由[i]广爱小梁[/i]于2009-4-2915:03发表[url=pid=46990&ptid=5968][/url]
也许今天的一句玩笑,若干年后会成为现实,蝴蝶效应不可忽视啊。[/quote]
早就有这种金属,只是现在只用在医疗上!
也许今天的一句玩笑,若干年后会成为现实,蝴蝶效应不可忽视啊。
如果有一种可以热胀冷缩的毛细管就好了。
哈哈,玩笑玩笑。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910:49发表[url=pid=46922&ptid=5968][/url]
我喜欢毛细管,价廉物美。特别是降温曲线好。[/quote]
能不能接着讨论一下毛细管用在一单元机组做-45℃(蒸发温度-50℃)的利与弊?
我喜欢毛细管,价廉物美。特别是降温曲线好。
[quote]原帖由[i]lzb4017700[/i]于2009-4-2910:12发表[url=pid=46913&ptid=5968][/url]
偶赞同彭阀的看法
不赞同对毛管的看法:
毛管对试车岗位要求不高,管径、长短已确定,主要勘验机组制作工程师的手脚,
还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冷媒的供液流动稳定,[/quote]
是的,但是对习惯于用膨胀阀者而言,初期是有些难度的。
[quote]原帖由[i]巨孚仪器吴先生[/i]于2009-4-2813:01发表[url=pid=46805&ptid=5968][/url]
膨胀阀与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各有利弊。
膨胀阀比较容易控制冷媒充入量以及日后的检查维护,但是,其使用寿命目前仍不甚理想。
毛细管节流,对制冷系统试车岗位要求较高,同时,其管径、长短、根数等等看似简单却极其…[/quote]
偶赞同彭阀的看法
不赞同对毛管的看法:
毛管对试车岗位要求不高,管径、长短已确定,主要勘验机组制作工程师的手脚,
还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冷媒的供液流动稳定,
[quote]原帖由[i]jialan2010[/i]于2009-4-2816:38发表[url=pid=46849&ptid=5968][/url]
没必要这么麻烦吧?!蒸汽被冷却了不会凝结吗?直接用个超声波加湿不就完了,只是寿命不会太长。
其实,我也没有做过试验进行对比了,只是个人认为。[/quote]
应该说热蒸汽冷却后必定有一小部分凝结,需回流有路,还需稍加大加湿功率,个人觉得比热蒸汽直接进入箱体要好。
曾看到【fang0701】言论过:超声波加湿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湿度。何况超声波寿命无奈!
[quote]原帖由[i]lzb4017700[/i]于2009-4-2816:29发表[url=pid=46844&ptid=5968][/url]
也就是说:摈弃潜水盘加湿,提倡外置锅炉,蒸汽冷却后再进入箱体。这样的形式应该加冷却蒸汽的设施,我觉得成本增加了一点点没有关系;[/quote]
没必要这么麻烦吧?!蒸汽被冷却了不会凝结吗?直接用个超声波加湿不就完了,只是寿命不会太长。
其实,我也没有做过试验进行对比了,只是个人认为。
[quote]原帖由[i]jialan2010[/i]于2009-4-2816:20发表[url=pid=46842&ptid=5968][/url]
常温蒸汽好[/quote]
也就是说:摈弃潜水盘加湿,提倡外置锅炉,蒸汽冷却后再进入箱体。这样的形式应该加冷却蒸汽的设施,我觉得成本增加了一点点没有关系;
[quote]原帖由[i]lzb4017700[/i]于2009-4-2816:05发表[url=pid=46837&ptid=5968][/url]
能不能讨论一下加湿是用高温蒸汽好还是常温蒸汽好??[/quote]
常温蒸汽好
[quote]原帖由[i]jialan2010[/i]于2009-4-2815:10发表[url=pid=46826&ptid=5968][/url]
呵呵,能说说其他不一样的除湿方式吗?难道不是靠蒸发器来除湿?[/quote]
能不能讨论一下加湿是用高温蒸汽好还是常温蒸汽好??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810:16发表[url=pid=46784&ptid=5968][/url]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quote]
呵呵,能说说其他不一样的除湿方式吗?难道不是靠蒸发器来除湿?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812:24发表[url=pid=46804&ptid=5968][/url]
电子膨胀阀用于通断控制寿命比电磁阀能高多少?[/quote]
呵呵,当初没去比较过,想着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是专用于这种场合的,应该比用一般的电磁阀好。
呵呵,吴先生说的是膨胀阀和毛细管的利弊,其实毛细管还有一个对于恒温箱来说比较理想的好处,就是自由降温线性比膨胀阀好。
不过我和郭总讨论的是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在频繁动作工况下的寿命及性价比问题。
膨胀阀与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各有利弊。
膨胀阀比较容易控制冷媒充入量以及日后的检查维护,但是,其使用寿命目前仍不甚理想。
毛细管节流,对制冷系统试车岗位要求较高,同时,其管径、长短、根数等等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设计与配管人员,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干燥过滤的配件的要求相对高一点。
电子膨胀阀用于通断控制寿命比电磁阀能高多少?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811:25发表[url=pid=46800&ptid=5968][/url]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加毛细管性价比如何?的确没寻过电子膨胀阀的价。[/quote]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要比电磁阀加毛细管贵。问题是一般的电磁阀在频繁通断的情况下,其寿命能够维持多久?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加毛细管性价比如何?的确没寻过电子膨胀阀的价。
[quote]原帖由[i]fang0701[/i]于2009-4-2810:16发表[url=pid=46784&ptid=5968][/url]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quote]
呵呵,看来我们得考虑取消蒸发压力调节阀了。
有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的啊。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
“目前绝大部分试验箱不配蒸发压力调节阀”。如果这样,蒸发器结霜问题如何解决?请方兄指教了。
“关于冷量PID控制,也有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具体是怎么控制的?还请吴老板指教。
关于冷量PID控制,也有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请各位讨论下各自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