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手,进来看看这个案例,详谈下感受。

案例:
本公司是生产电力仪表的(用于智能电控,主要是数字电压表,功率表等综合性仪表)。其中有一款69系列机型,长期出现B相无电压显示问题,原因为:B相一个1/4W金属膜电阻内部开路(具体是来料可靠性问题还是制程损坏暂时未定,制程方面我也向工艺那边提,因为我发现电阻脚成形有点问题,没有足够的应力释放。已经改工艺要求成形时加长应力释放段)。

公司领导对此问题很关注,大方向已经确定是电阻长期工作后疲劳内部损坏,电阻从2.2M损坏到现在的5.M左右。公司领导居然想通过成品环试试验来验证此问题,居然叫我大批量做系列的环试试验。哈哈。我起初我说:环试试验只是一个验证产品整体开发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的步骤,这种偶然性,个体性的通过环试试验无法验证,除非是运气好碰到死耗子了。但领导坚持,那麽有关系就做吧。拿个20多台放在环试箱内做吧。

哈哈,大家评论下。我个人意见是:元件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评测,只能由源头做起(提高供应商档次以提升元件质量),使用方顶多在评估VENDOR时,或者没批来料时初步检测下元件某几项可靠性要求。(每个元件都有相应可靠性要求,使用方不可能完全覆盖)。我们公司有指定个《关键元器件可靠性测试指引》的,主要针对晶体,电源模块,电解电容,变送器等元件。

其他公司是如果处理元件潜在可靠性缺陷的啊?请大家针对此问题发表下意见,交流下。也可以谈下高层管理队可靠性的理解和重视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新手提问

求助 这些标准后面的字母代表什么

2009-5-27 14:35:39

可靠性技术新手提问

求非电子可靠性数据(NPRD)

2009-5-28 10:14:17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zhangxw

    6楼的解释很全面,正好学习下

  2. wonderlee

    多谢各位大侠的见解。问题是本公司超小,很多料是从电子市场买的,比如说赛格什么电子市场买的垃圾料。所以坏料都不能给供应商分析,别人根本不理睬我们啊。这是小公司的悲哀啊。
    以前在大公司多爽,出现问题物料一个电话就搞定,3天左右就有分析纠正报告。呵呵。
    大公司小公司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吧。:lol

  3. ludw

    学习中

  4. fastman

    受教了,谢谢

  5. justinbk

    金属膜电阻因为是轴向引线,焊接的时候一般需要对引脚进行弯曲,若弯曲的方法不当是很容易引起电阻出现电阻值变大甚至开路现象的,我想除了你考虑到的电阻工艺问题外适当也考虑一下这种可能性。
    另外,对于来料的问题,我们公司通常都是要求供应商整改,因为一般一个物料代码下有多个供应商,一旦某一个供应商的材料出现问题,可以马上由另外一个供应商替代,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不能用的问题。但之前的供应商必须要有一个整改结果,若整改还不合格就可能以后就不采购这家的这个型号产品。
    当然,如果是我前面提到的是电阻焊接引脚弯曲成型过程导致的电阻失效,那就要改进自己的生产工艺了,与供应商无干。

  6. flyming82

    试验不能提高元件的品质

    品质是做出来的.

    当然,通过试验来验证失效模式,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7. wonderlee

    多谢指点,请稍微说详细点。:)

  8. 禁止掉头

    【元件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评测,只能由源头做起(提高供应商档次以提升元件质量)】

    你们公司的国外同行不只是单提高供应商档次,环试是必须的检测手段

  9. wonderlee

    从2.2M变到50M左右,不是5M。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