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含有寿命期限的系统如何评估MTBF 可靠性技术 新手提问 09年7月1日 编辑 blck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现在有一个系统可靠性要求1000h,而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只有500h,请问这个系统的MTBF如何计算? 是将这个元件计算在内还是排除? 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处理?有否相关标准? 谢谢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jamesstudy001 lv4lv4 12年6月26日 MTBF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变。正是由于你说的这个“关键部件”的存在,整个产品的MTBF才不会很高。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不是要了解怎么去计算这个值去,而应该是想办法去改进设计,寻找替代品。因为,这个关键部件在计算的时候是肯定要包括在内的。
俱兴 lv5lv5 09年7月7日 我们的MTBF预计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恒定失效率指数模型,也就是产品处于浴盆曲线的底部。如果到了产品寿命的后期,已经进入了磨损失效期,那失效率升高很多,而且是随时间变化的,就不能再用预计反映真实的寿命了,所以建议楼主规定更换时间,保证300小时更换,这样就能使产品始终保持在浴盆曲线的底部,MTBF就能达到要求了。这也是预计值和楼主所说的真实寿命相差很大的原因。
fuckit lv4lv4 09年7月6日 LZ你混淆了一个概念:寿命和MTBF不是一回事.MTBF只是表示在其有用寿命时间内失效率是多少.一个只有500hr寿命的器件依然可以有很高的MTBF.比如卫星发射火箭的寿命可能只有很短的几小时,但是其MTBF肯定是million级别的.
murenlijun lv2lv2 09年7月6日 [quote]原帖由[i]blck[/i]于2009-7-322:39发表[url=pid=52704&ptid=6517][/url]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quote] 要看你是并联模型还是串联模型了,如果是串联模型的话,你这计算肯定是有问题的。
俱兴 lv5lv5 09年7月6日 这种有严格可靠性指标要求,但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指标又上不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几种方法: 首先,如果能找到可靠性高且能满足要求的替代部件是最好,其次,如果不行,可以使用储备系统,当然储备系统的设计需要下一番功夫,冷热储备要视情况而定。另外,对关键部件采用定期更换维修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可靠性指标,比如你的部件MTBF大概500小时,你可以规定使用时每300小时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保证部件始终处于恒定失效率的随机失效状态,那么它的可靠性指标是在有更换情况下的指标,应该有很大的提升,应该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另外,你可靠性试验得到的500小时做的是不是很规范?不能拿简单的一次试验的失效数据来判定可靠性指标。要不还要增长试验干什么啊?!既然订购方提出了这么高的可靠性要求,肯定有一定得道理,除非对方完全不懂!
yeh lv6lv6 09年7月4日 [quote]原帖由[i]blck[/i]于2009-7-322:39发表[url=pid=52704&ptid=6517][/url]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quote] 你用的计算方式可能是零件计数法,建议改用零件应力法.
zhanghjspace lv4lv4 09年7月4日 呵呵,先不管你做的试验是否正确,也不论你的预计是否科学。我记得可靠性预计中有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可靠性预计的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差很多,从50%~200%都有可能。 个人理解:可靠性预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估计产品的可靠性状况。只是一个定性的参考。
blckA lv2lv2 09年7月3日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义?
zhanghjspace lv4lv4 09年7月2日 MTBF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变。正是由于你说的这个“关键部件”的存在,整个产品的MTBF才不会很高。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不是要了解怎么去计算这个值去,而应该是想办法去改进设计,寻找替代品。因为,这个关键部件在计算的时候是肯定要包括在内的。
MTBF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变。正是由于你说的这个“关键部件”的存在,整个产品的MTBF才不会很高。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不是要了解怎么去计算这个值去,而应该是想办法去改进设计,寻找替代品。因为,这个关键部件在计算的时候是肯定要包括在内的。
又涉及到MTBF与寿命的问题,有意思的一个话题,门缝看热闹;值得观望!
我们的MTBF预计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恒定失效率指数模型,也就是产品处于浴盆曲线的底部。如果到了产品寿命的后期,已经进入了磨损失效期,那失效率升高很多,而且是随时间变化的,就不能再用预计反映真实的寿命了,所以建议楼主规定更换时间,保证300小时更换,这样就能使产品始终保持在浴盆曲线的底部,MTBF就能达到要求了。这也是预计值和楼主所说的真实寿命相差很大的原因。
呵呵,又说到寿命与MTBF的概念和关系上了。
上次那个贴子讨论的都有点郁闷。
呵呵,兄台,你说的有点深奥了!你越这样说会让大家越觉得乱。
LZ你混淆了一个概念:寿命和MTBF不是一回事.MTBF只是表示在其有用寿命时间内失效率是多少.一个只有500hr寿命的器件依然可以有很高的MTBF.比如卫星发射火箭的寿命可能只有很短的几小时,但是其MTBF肯定是million级别的.
8F的朋友说得有理:lol:lol:lol
[quote]原帖由[i]blck[/i]于2009-7-322:39发表[url=pid=52704&ptid=6517][/url]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quote]
要看你是并联模型还是串联模型了,如果是串联模型的话,你这计算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种有严格可靠性指标要求,但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指标又上不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几种方法:
首先,如果能找到可靠性高且能满足要求的替代部件是最好,其次,如果不行,可以使用储备系统,当然储备系统的设计需要下一番功夫,冷热储备要视情况而定。另外,对关键部件采用定期更换维修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可靠性指标,比如你的部件MTBF大概500小时,你可以规定使用时每300小时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保证部件始终处于恒定失效率的随机失效状态,那么它的可靠性指标是在有更换情况下的指标,应该有很大的提升,应该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另外,你可靠性试验得到的500小时做的是不是很规范?不能拿简单的一次试验的失效数据来判定可靠性指标。要不还要增长试验干什么啊?!既然订购方提出了这么高的可靠性要求,肯定有一定得道理,除非对方完全不懂!
[quote]原帖由[i]blck[/i]于2009-7-322:39发表[url=pid=52704&ptid=6517][/url]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quote]
你用的计算方式可能是零件计数法,建议改用零件应力法.
呵呵,先不管你做的试验是否正确,也不论你的预计是否科学。我记得可靠性预计中有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可靠性预计的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差很多,从50%~200%都有可能。
个人理解:可靠性预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估计产品的可靠性状况。只是一个定性的参考。
感谢各位的指点
现在问题是按照可靠性预计手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可靠性远远大于这个关键部件的寿命期限。试想一下,做可靠性试验500h就坏了,可是可靠性预计却高于这个值,那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队还是不对?有何意义?
如果找不到可替代的寿命更长的关键部件,就做个冗余设计吧。
MTBF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变。正是由于你说的这个“关键部件”的存在,整个产品的MTBF才不会很高。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不是要了解怎么去计算这个值去,而应该是想办法去改进设计,寻找替代品。因为,这个关键部件在计算的时候是肯定要包括在内的。
是将这个元件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