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alShock加速倍數
Fo=0.0417times/hoursOperatingusethermalcyclingfrequency=1(time/day)/24(hours/day)
Fs=1times/hoursStresstestthermalcyclingfrequency
Ts_high=80℃Maximumtemperatureduringstresstestthermalcycle
Ts_low=-30℃Minimumtemperatureduringstresstestthermalcycle
To_high=50℃Maximumtemperatureduringoperatingusethermalcycle
To_low=30℃Minimumtemperatureduringoperatingusethermalcycle
ΔTs=110℃Stresstestthermalcycletemperaturechange=80℃-(-30)℃
ΔTo=20℃Operatingusethermalcycletemperaturechange=50℃-30℃
AFTC=99.3226AFTC=[ΔTs/ΔTo]1.9x[Fs/Fo]1/3xEXP[0.01x(Ts-To)]
谁能帮忙解释一下AFTC=[ΔTs/ΔTo]1.9x[Fs/Fo]1/3xEXP[0.01x(Ts-To)]这个是从哪个标注来的吗谢谢了!
相关贴子:admin补充
[url=https://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13047-1-1.html][size=3][color=#333333]求救!!各位老大进:温度循环加速模型[/url][size=3]
[quote][url=pid=105170&ptid=6686]kk8688 发表于 2012-6-14 17:04[/url]
回复9#fuckit
[/quote]
同样困惑,这个模型没考虑上升下降速率。到底是不是shock? 阿式就是两个恒温做推倒,这个模型应该也没有考虑变温过程,所以不算对温度冲击加速因子的表征吧?
感谢分享:)
学习
谢谢
好好地学习!!!
[quote][url=pid=54179&ptid=6686]fuckit发表于2009-7-2109:52[/url]
seepage11.
没有必要去深究为什么这个模型是这样,那个模型是那样.重要的是哪个模型最适合你的产品和试…[/quote]
感谢分享~~
有用,谢谢
激活能怎么计算啊?求教!!!!!!!!!!!!
学习中
[b]回复[url=pid=54179&ptid=6686]9#[/url][i]fuckit[/i][/b]
从附件看,加速的好像是开关机次数,在现场的cycles是4/yearx11years=44cycle,加速到0~100的范围cyles为9,怎么引进到thermalshock中呢,thermalshock是关机做的吧
[b]回复[url=pid=54179&ptid=6686]9#[/url][i]fuckit[/i][/b]
附件中讲了0-100度算法,我看看了,感觉好像只是针对高温部分的加速,请问对于同样的现场情况在-55~125的范围内加速因子是如何得到的,关键是低温-55度如何来计算加速因子,很困惑,请您指教
俺来学习学习~!
哪位高手可以告诉一下,此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谢谢分享,看看好多了
用过该方程式,但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应用在电子产品的测试中,这个公式主用应用在焊锡强度测试.
找到各种加速模型的对应的应力还真不容易啊
Ea/k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数,即便激活能取值0.1eV
#zhangxw兄能详细解释一下嘛
Ea/k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数,即便激活能取值0.1eV
#fuckit兄
非常感谢你给的资料谢谢
#zhanghjspace兄
0.01”应该是Ea/k。即,激活能比上波尔兹曼常数。那么激活能也太小了吧
在网上找了找,倒是发现了不少关于此类的文章。只不过,没有找到相应的标准。
coffin-manson方程主要用于机械疲劳及温度循环方面的加速。
据我查到的资料,楼主所给式子中的“EXP[0.01x(Ts-To)]”,其中的“0.01”应该是Ea/k。即,激活能比上波尔兹曼常数。
seepage11.
没有必要去深究为什么这个模型是这样,那个模型是那样.重要的是哪个模型最适合你的产品和试验.
ps.google是很有用的
实验设定条件下的接头的热循环寿命与实际服役条件下的热循环寿命的关系可以用Norris和Landzberg推导的加速因子来表示[7],公式为:
AF=(ΔTl/ΔTf)19(ff/fl)1/3×exp[1414(1/Tmaxf-1/Tmax)](4)
式中,AF为加速因子,Tmax为热循环最高温度,ΔT为热循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f为热循环频率(f>6周/天),下标l表示实验设定条件,f表示实际服役条件,通过加速因子,可以从实验获得的接头热疲劳寿命来推断实际服役条件下的接头疲劳寿命。
这个是我在一篇文章中找到的EXP[0.01x(Ts-To)]和exp[1414(1/Tmaxf-1/Tmax)]不一样啊?
确切的说是改良的Coffin-Manson模型,lz自己去google下Norris-landzberg模型(用googleenglish).这个模型多为半导体行业使用,用来验证solderjointreliability
#yeh
Coffin-Manson模式怎么在网上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啊,能帮忙发我一份吗?
谢谢!
[quote]原帖由[i]ydl[/i]于2009-7-2015:44发表[url=pid=54109&ptid=6686][/url]
ThermalShock加速倍數
Fo= 0.0417 times/hours Operatingusethermalcyclingfrequency=1(time/day)/24(hours/day)
Fs= 1 times/hours Stresstestthermalcyclingfrequency
Ts_high=…[/quote]
Coffin-Manson模式
这是温度应力筛选的公式吧!
曾有见过,具体哪本标准忘了!
请有印象的朋友帮忙告诉标准号吧!
AFTC=[ΔTs/ΔTo]1.9x[Fs/Fo]1/3xEXP[0.01x(Ts-To)]
首先这个算式出自于何处,其次Ts和To的参数取何值?
好像咱们常见的加速公式里面没有“温度冲击”这一项吧,:o
建议楼主将样品分为若干组,然后以一定的步长将温度冲击应力分成对应的若干组。经过试验后将所得数据处理一下,应该也是能够得出点结论的。
希望其他朋友多提看法。: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