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于性能的后勤实施现状分析

美国基于性能的后勤实施现状分析
于晓伟 张宝珍 曾天翔
近年来,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美军积极推进基于性能的后勤(PBL)保障模式。其目的是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对装备保障的要求,缩减后勤规模,降低使用和保障费用,提高经济可承受性以及装备的战备完好性。美军在实施PBL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效,目前已发展成国防部首选的后勤保障策略。
1、基于性能的后勤发展历程
美国防部向PBL的转变,开始于1998年一个国防部工作组根据防务授权法令912C节的授权所进行的关于产品保障的创新性工作。他们的工作成果被写入一份名为《21世纪的产品保障》的报告中,该报告描述了一种综合的产品保障环境,关注的重点是用户驱动的工作结果。随后,国防部制定了实施基于性能的后勤的工作路线,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9年开始启动,致力于建立和培育实施PBL的环境。第二阶段,自2000财年开始,国防部确定30个试点项目来评估实现基于性能的后勤的创新方法。这些项目涵盖所有重大武器系统族以及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贯彻了PBL的不同备选策略,包括全系统性能责任合同、子系统现代化、灵活的持续能力和创新的性能协议。第三阶段,准备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PBL。
2001年,在四年一度的防务审查(QDR)中,美国确定了向基于能力的部队转型的方向,全面推行全寿命周期系统管理(TLCSM)和基于性能的后勤(PBL)。2003年,颁发5000.1采办文件,提出“基于性能的后勤”(PBL)整体战略,并要求项目经理制定和实施PBL策略,目的是使整个系统的可用性最高,同时又使费用最低和后勤负担最小。该文件强调应根据法律要求,借助政府/工业部门合作伙伴关系,最好地利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能力。中国可靠性网 www.kekaoxing.com
2004年11月,国防部颁发“基于性能的后勤产品保障指南”,指出PBL是国防部首选的产品保障政策。基于性能的后勤的本质是购买性能,而不是像传统的方法那样购买个别零部件或修理活动。实施PLB可以经济有效地满足作战部队的作战要求。国防部积极改革合同和投资机制推进PBL,以便购买按照性能参数度量的可用性和战备完好性。目前,美军PBL进展迅速,从2000年第一个PBL项目海军陆战队霍尼韦尔辅助动力装置,发展到2002年的57个项目。2005年,现有和计划的主要PBL项目累计数达到143个。
2、基于性能的后勤取得的成效
2.1 PBL保障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作战能力
在军用航空领域内基于性能的后勤保障(PBL)合同中,美国空军与波音公司的C-17全球持续保障合作伙伴(GSP)计划是成效显著的项目之一。

 

 

文件下载:文件名.rar
密码或说明:本地下载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动态

修理级别分析方法探讨

2009-6-10 18:20:36

可靠性动态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及安全性(RAMS)分析

2009-6-10 18:22: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