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实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保证了飞机的正常飞行,提高了飞机的利用率, 降低了飞机维修时间和成本。
1 早期的维修思想
1930年FAA前身的维修条例中规定:“飞机、发动机、仪表和设备必须在一个固
定的周期内进行检查修理和翻修。”
1930到1945年之间, 飞机维修特点为:
●飞机结构和设备在每1000~2000飞行小时进行完全大修。
●发动机在300~650飞行小时翻修。
●所有设备有固定翻修周期。1945到1960年之间, 飞机维修主要采取延长周期的概念,特点是:
● 飞机结构的完全或者部分翻修。
● 发动机900~1800飞行小时翻修。
● 主要设备有固定翻修周期。
● 所有设备有预防性翻修周期。
●部分引进设备的状态监控概念。
随着飞机设计思想的改进, 引入冗余系统和失效安全概念,使人们对硬时限的维修思想产生了怀疑。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维修思想。
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文件下载:文件名.rar
密码或说明:本地下载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动态

航天继电器 “小子样、零失效"情况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2009-6-10 18:27:47

可靠性动态

航空装备可靠性使用指标确定方法研究

2009-6-10 18:29: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