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失效求助 可靠性技术 新手提问 09年9月28日 编辑 俱兴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公司出现一批电阻在使用过程中阻值偏移过大。失效分析后发现电阻膜层有绿色不明物质,并在附近出现凹凸不平。求高人分析是何种失效。图片见下: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俱兴A lv5lv5 10年7月30日 [quote]第一张照片:看看你的镍电极是不是擦到上面了,氧化亚镍是绿色的。最后的照片。那种毛发状物就是硫化银,也就… icdetector发表于2010-7-3011:44[url=pid=80021&ptid=7370][/url][/quote] 谢谢icdetector,又长知识了。以前确实不知道氧化亚镍是绿色的。估计这个是在电阻解剖的时候弄上去的吧。至于硫化银确实是的,很明显的硫化症状。不过广义上说都是氧化反应了,就是电极被氧化了。 仁兄好像对失效分析很有经验嘛?愿意的话,留个QQ平时交流下。
俱兴A lv5lv5 09年11月29日 经过这个事情,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都长点经验,难过网上有大大讲失效分析的结果80%都是假货、混料这样的低级失误,但是这样的低级失误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真正的失效严重的多!另外对于代理商和厂家一定要多个心眼,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责任推掉,有条件的还是自己动手,多实践。别偷懒~~~~:'(
俱兴A lv5lv5 09年11月29日 看到电阻端电极上有毛发状的生成物。我不解啊,就直接给电阻厂家打了个电话。电阻厂家听到我说的情况很热心,连忙找技术人员跟我交流,然后教如如何把失效电阻从电路板上弄下来,如何包装给他们邮寄过去分析,以及让我把照片尽快发过去给他们先看一下。于是我按照要求准备失效样品,然后把图片发了过去。还没等我把失效品邮寄过去,厂家代表就给我打电话了,非常肯定的告诉我这是假货,而且是非常低劣的假货,连外观都没有仿制好,另外还把对比图片的照片发给我了:
俱兴A lv5lv5 09年11月29日 这个电阻失效问题分析很久了,现在初步有了点结果,把情况介绍一下对大家有个交代。结果说出来可能让大家失望了,简单的说就是假货! 更令人郁闷的是之前我把大家都误导了,误导的原因都怪我,没有自己去做分析,盲目的相信代理商。 之前发的那个有绿色物质的图片是代理商提供的,说白了就是在忽悠我。 哪家代理我就不提名了,事情的过程大概如下: 首先是我们的厚膜电阻都是从代理商那里进的货,至于这个代理号称是厂家的一级代理,其实是个贸易商。至于他们怎么忽悠我们采购,或者是怎么摆平我们采购的现在不得而知。总之是把假货卖给了我们。发生失效以后,我们简单测量了一下阻值,阻值漂移了不少。于是我们失效分析组通过采购渠道联系到了代理商要求他们分析失效电阻。这个电阻是假货他们早就知道,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忽悠了一份失效分析报告给我们。报告里有我发布的图片。给的解释就是电阻膜上有绿色物质,怀疑是电应力损伤。我没有经验,盲目的相信了这份报告,但是还好我对绿色物质是什么有点好奇,另外对这是电应力损伤造成的有一定的怀疑。因为我们的应用环境找不到过大电应力的可能。所以我发贴请教,另外有建议领导对电阻表面绿色物质做质谱分析,因为之前听说过电阻有硫化失效这种说法,所以怀疑是硫化物质。折腾的过程很复杂,就不啰嗦了,反正最后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后来我无意中用显微镜再观察了一下失效品,图片如下:
zhuang2989 lv4lv4 09年10月5日 以下是兄弟的几点建议 1.抽取一定量的原材料进行测试,确认是否有原材不良,测试数量要按不良率要估算 2.将一定数量电阻过炉,确认是否因炉温引起不良。 3.对不良品进行切片实验,确认是否因焊接异常引起。 4.对绿色物质进行分析,我们这边一般做EDX,我们自己有设备哈哈。
fanweipin lv5lv5 09年9月29日 记得铜氧化了会产生铜绿,这是铜绿吗?一定要用能谱仪吗,现在很多公司都有测试ROHS的仪器,何不试一下?:lol —》即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俗称铜绿。它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是无定形的粉末,它是铜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的主要的成分。这种粉末有毒,不稳定,于473K(200℃)时分解: CuCO3·Cu(OH)22CuO+CO2↑+H2O 分解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生成对应的铜盐。 CuCO3·Cu(OH)2+4H+=2Cu2++CO2↑+3H2O 此外还能溶于氰化物、铵盐等生成能溶于水的络离子。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铜两溶液混合经过滤后干燥(低温)即得。 铜绿的主要应用是制烟火、油漆、磷毒解毒剂。
jenny-lu lv4lv4 09年9月29日 [quote]原帖由[i]俱兴[/i]于2009-9-2914:03发表[url=pid=60988&ptid=7370][/url] 请教,杭州有做eds能谱分析的机构吗?我们老大刚才开窍了!哈哈~~:lol[/quote] 开窍了好啊,你們就不用那麼累了。
jenny-lu lv4lv4 09年9月29日 很難有公司剛好碰到一模一樣的情況,建議你做個能譜分析,供應商這年頭都很拽的,沒有確鑿証據都不能找啊,肯定被頂回去,有時它們是客戶指定的,還拿客戶壓你啊,再說能譜分析不貴啊
俱兴A lv5lv5 09年9月29日 [quote]原帖由[i]yeh[/i]于2009-9-2907:20发表[url=pid=60938&ptid=7370][/url] 没做能谱分析,难判断是什么物质,又有何证据可找供货商算帐[/quote] 呵呵,我就是想问问有没有大侠有这个经验,能大概知道是个啥东西,值不值得去做能谱分析,如果可能性大,我在老板面前说话也有底气,嘻嘻!
yeh lv6lv6 09年9月29日 [quote]原帖由[i]俱兴[/i]于2009-9-2813:45发表[url=pid=60873&ptid=7370][/url] 谢谢老范关注,就是不知道绿色物是什么物质,因为经费的原因没有做能谱分析。 我本来怀疑是硫化,可是产品使用环境销售又了解不清楚,我也不知道电阻硫化后典型的表现是什么,所以不能判断。[/quote] 没做能谱分析,难判断是什么物质,又有何证据可找供货商算帐
俱兴A lv5lv5 09年9月28日 [quote]原帖由[i]lupx123[/i]于2009-9-2811:10发表[url=pid=60851&ptid=7370][/url] 我认为: 1 确认器件工应商水平和保障能力. 2 分析焊接所用辅料,器件材质. 3 重点研究工艺过程,因为电阻是相对很成熟的器件,工艺引起失效的概率很大.[/quote] 谢谢关注!首先供应商我接触不到,也不归我管,采购那边就是要我拿出确切的证据才能去找供应商算账。 焊接就是正常SMT工艺,公司用的焊料也比较稳定了,所有产品都是按照设计的回流焊温度曲线统一焊接的,我不知道该研究工艺的哪些部分或者分析哪些焊接辅料,怎么分析?希望指导!
俱兴A lv5lv5 09年9月28日 谢谢老范关注,就是不知道绿色物是什么物质,因为经费的原因没有做能谱分析。 我本来怀疑是硫化,可是产品使用环境销售又了解不清楚,我也不知道电阻硫化后典型的表现是什么,所以不能判断。
lupx123 lv3lv3 09年9月28日 我认为: 1 确认器件工应商水平和保障能力. 2 分析焊接所用辅料,器件材质. 3 重点研究工艺过程,因为电阻是相对很成熟的器件,工艺引起失效的概率很大.
有始有终,生活清爽,赞一个.
[quote]第一张照片:看看你的镍电极是不是擦到上面了,氧化亚镍是绿色的。最后的照片。那种毛发状物就是硫化银,也就…
icdetector发表于2010-7-3011:44[url=pid=80021&ptid=7370][/url][/quote]
谢谢icdetector,又长知识了。以前确实不知道氧化亚镍是绿色的。估计这个是在电阻解剖的时候弄上去的吧。至于硫化银确实是的,很明显的硫化症状。不过广义上说都是氧化反应了,就是电极被氧化了。
仁兄好像对失效分析很有经验嘛?愿意的话,留个QQ平时交流下。
第一张照片:看看你的镍电极是不是擦到上面了,氧化亚镍是绿色的。最后的照片。那种毛发状物就是硫化银,也就是说你的电阻被硫化了
真不知道你们进料检验的是不是也在打混啊,阻值偏大偏完全可以检出来的!
是不又是免检品 :Q
假电阻,加上工艺控制的不好,造成电阻氧化,问题多多啊!
原来是采购的流程有问题。
丝印防伪做得很牛的说,顶!
肯定是假的了,厂家丝印上有防伪设计的。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具体厂家我就不好透露了。
元件真假的鉴定可不是这么简单哦,俱兴兄。
这厂家光这么看看就能辨别是假货,外观真的很不同?
经过这个事情,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都长点经验,难过网上有大大讲失效分析的结果80%都是假货、混料这样的低级失误,但是这样的低级失误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真正的失效严重的多!另外对于代理商和厂家一定要多个心眼,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责任推掉,有条件的还是自己动手,多实践。别偷懒~~~~:'(
正品


假货
看到电阻端电极上有毛发状的生成物。我不解啊,就直接给电阻厂家打了个电话。电阻厂家听到我说的情况很热心,连忙找技术人员跟我交流,然后教如如何把失效电阻从电路板上弄下来,如何包装给他们邮寄过去分析,以及让我把照片尽快发过去给他们先看一下。于是我按照要求准备失效样品,然后把图片发了过去。还没等我把失效品邮寄过去,厂家代表就给我打电话了,非常肯定的告诉我这是假货,而且是非常低劣的假货,连外观都没有仿制好,另外还把对比图片的照片发给我了:
这个电阻失效问题分析很久了,现在初步有了点结果,把情况介绍一下对大家有个交代。结果说出来可能让大家失望了,简单的说就是假货!
更令人郁闷的是之前我把大家都误导了,误导的原因都怪我,没有自己去做分析,盲目的相信代理商。
之前发的那个有绿色物质的图片是代理商提供的,说白了就是在忽悠我。
哪家代理我就不提名了,事情的过程大概如下:
首先是我们的厚膜电阻都是从代理商那里进的货,至于这个代理号称是厂家的一级代理,其实是个贸易商。至于他们怎么忽悠我们采购,或者是怎么摆平我们采购的现在不得而知。总之是把假货卖给了我们。发生失效以后,我们简单测量了一下阻值,阻值漂移了不少。于是我们失效分析组通过采购渠道联系到了代理商要求他们分析失效电阻。这个电阻是假货他们早就知道,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忽悠了一份失效分析报告给我们。报告里有我发布的图片。给的解释就是电阻膜上有绿色物质,怀疑是电应力损伤。我没有经验,盲目的相信了这份报告,但是还好我对绿色物质是什么有点好奇,另外对这是电应力损伤造成的有一定的怀疑。因为我们的应用环境找不到过大电应力的可能。所以我发贴请教,另外有建议领导对电阻表面绿色物质做质谱分析,因为之前听说过电阻有硫化失效这种说法,所以怀疑是硫化物质。折腾的过程很复杂,就不啰嗦了,反正最后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后来我无意中用显微镜再观察了一下失效品,图片如下:
对不住大家,一直没有做,有结果了一定贴
现在有结果出来了吗?:lol
在杭州的话,浙江大学的SEM/EDS多的是,去找他们300~500给你做一个,呵呵。
以下是兄弟的几点建议
1.抽取一定量的原材料进行测试,确认是否有原材不良,测试数量要按不良率要估算
2.将一定数量电阻过炉,确认是否因炉温引起不良。
3.对不良品进行切片实验,确认是否因焊接异常引起。
4.对绿色物质进行分析,我们这边一般做EDX,我们自己有设备哈哈。
记得铜氧化了会产生铜绿,这是铜绿吗?一定要用能谱仪吗,现在很多公司都有测试ROHS的仪器,何不试一下?:lol
—》即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俗称铜绿。它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是无定形的粉末,它是铜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的主要的成分。这种粉末有毒,不稳定,于473K(200℃)时分解:
CuCO3·Cu(OH)22CuO+CO2↑+H2O
分解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生成对应的铜盐。
CuCO3·Cu(OH)2+4H+=2Cu2++CO2↑+3H2O
此外还能溶于氰化物、铵盐等生成能溶于水的络离子。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铜两溶液混合经过滤后干燥(低温)即得。
铜绿的主要应用是制烟火、油漆、磷毒解毒剂。
[quote]原帖由[i]俱兴[/i]于2009-9-2914:03发表[url=pid=60988&ptid=7370][/url]
请教,杭州有做eds能谱分析的机构吗?我们老大刚才开窍了!哈哈~~:lol[/quote]
开窍了好啊,你們就不用那麼累了。
请教,杭州有做eds能谱分析的机构吗?我们老大刚才开窍了!哈哈~~:lol
说白了,没钱!我也劝不动老大!有苦自己知啊!
很難有公司剛好碰到一模一樣的情況,建議你做個能譜分析,供應商這年頭都很拽的,沒有確鑿証據都不能找啊,肯定被頂回去,有時它們是客戶指定的,還拿客戶壓你啊,再說能譜分析不貴啊
[quote]原帖由[i]yeh[/i]于2009-9-2907:20发表[url=pid=60938&ptid=7370][/url]
没做能谱分析,难判断是什么物质,又有何证据可找供货商算帐[/quote]
呵呵,我就是想问问有没有大侠有这个经验,能大概知道是个啥东西,值不值得去做能谱分析,如果可能性大,我在老板面前说话也有底气,嘻嘻!
[quote]原帖由[i]俱兴[/i]于2009-9-2813:45发表[url=pid=60873&ptid=7370][/url]
谢谢老范关注,就是不知道绿色物是什么物质,因为经费的原因没有做能谱分析。
我本来怀疑是硫化,可是产品使用环境销售又了解不清楚,我也不知道电阻硫化后典型的表现是什么,所以不能判断。[/quote]
没做能谱分析,难判断是什么物质,又有何证据可找供货商算帐
这个难搞,静等俱兴兄分享结果
[quote]原帖由[i]lupx123[/i]于2009-9-2811:10发表[url=pid=60851&ptid=7370][/url]
我认为:
1 确认器件工应商水平和保障能力.
2 分析焊接所用辅料,器件材质.
3 重点研究工艺过程,因为电阻是相对很成熟的器件,工艺引起失效的概率很大.[/quote]
谢谢关注!首先供应商我接触不到,也不归我管,采购那边就是要我拿出确切的证据才能去找供应商算账。
焊接就是正常SMT工艺,公司用的焊料也比较稳定了,所有产品都是按照设计的回流焊温度曲线统一焊接的,我不知道该研究工艺的哪些部分或者分析哪些焊接辅料,怎么分析?希望指导!
谢谢老范关注,就是不知道绿色物是什么物质,因为经费的原因没有做能谱分析。
我本来怀疑是硫化,可是产品使用环境销售又了解不清楚,我也不知道电阻硫化后典型的表现是什么,所以不能判断。
绿色物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
1 确认器件工应商水平和保障能力.
2 分析焊接所用辅料,器件材质.
3 重点研究工艺过程,因为电阻是相对很成熟的器件,工艺引起失效的概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