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的ORT实验,看的最多的还是电子类的产品做Burnin。那么光学类的产品ORT一般是怎么进行呢?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一下
1.产品ORT的实验是要监控每批次或每个时间段内产品可靠性的稳定性,那么最后的输出形式应该是什么?是把整年或两年的结果作为一份ReliabilityReport输出还是每次的抽样实验结果都要有一份输出?每次都出一份报告的话,数据会不会偏少?
2.如果把ORT实验定位在量产的产品上,那么ORT和我们公司定期做的Requalification实验是否重复?我们的Requalification(BellCore整套实验)是按照两年一次,专门下样品单来对产品性能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3.目前,我们的ORT实验只包括DampHeat、DryHeat和TemperatureCycling其中DH还是一个可选项,如果最终想输出FIT值,单一产品是不是只能做单一的实验?
请各位多指点,先谢过啦~~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可靠性试验要在成本上体现出来
5pcs多了,3pcs我觉得够了。
和我这里的情况如出一辙,可靠性固然重要,一定要有有经验的人主导,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有成绩了,领导就不会计较试验的成本啦
太少了一点吧,每个月11pcs的抽样也不算很多啊。
不知道是哪类光无源器件呢?coupler?Isolator?WDM?Switch?
———————————————————————————————————–
维京,这些产品都有啊。之前公司对Ongoing一直不是很重视,只有定期的requalification实验;所以到现在Ongoing做的一直不太正规,要向大家多学习啊。
公司一直认为产品做可靠性的成本一定要控制到最低,当然啦,也要反应出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比较难定定期抽样的数量
太少了一点吧,每个月11pcs的抽样也不算很多啊。
不知道是哪类光无源器件呢?coupler?Isolator?WDM?Switch?
进来学习下,帮顶
啊,还有个小问题要请教,ORT按照季度来进行,每季度只抽5pcs(每季度量产约6000pcs),这样的抽样是不是有点太少了?但是按照LTPD和AQL抽样,公司又觉得成本太高,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再次谢谢
fanweipin多谢~~
谢谢fanweipin
1.每次出一份,是对每批产品的可靠性的一个直观反映;
2.不会重复,Requalification会更详细完整,则重于量产品与设计初期的一致性;而ORT更则重于对量产品可靠性.
3.这个依环境试验先后顺序进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