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可靠性知识共享学习会的会员朋友(叶翠)的经验分享,非常感谢叶翠的支持与共享,谢谢!
最近针对公司某新研产品,在完成了功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加速试验,目的是进一步验证产品可靠性,并至少满足模拟1和2年的现场运行情况。
然而之前公司没有开展过加速试验,零基础经验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1、根据产品工作中经受的主要应力类型,结合产品技术规范和前期试验,选取了加速应力类型和应力量值。
2、结合《GB∕T 34986-2017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和一些文献及网络资源,选取加速模型,模型中待定参数采取常见取值范围中的保守值,计算出加速因子。
3、根据模拟1年和2年的现场运行情况,考虑了1.5倍的修正系数,推算出加速试验时间。
4、外部顾问咨询,邀请北航和其他企业的专家们提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1)在加速试验之前,强烈建议开展HALT试验,确定产品工作应力极限,同时暴露产品薄弱环节。
(2)建议增加样本量,开展多样本多应力水平加速试验,可以提升试验效果和试验数据分析准确性。
(3)加速试验前应确定主要失效机理,可结合相似产品历史故障数据进行机理分析,或者采用FMMEA进行功能性能裕量分析,从失效机理出发选择加速应力类型和加速模型类型。
(4)加速模型和参数不建议直接根据经验值选取,不同产品,对应的参数差异可能会比较大,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多应力水平加速试验,拟合确定模型中待定参数,同时验证产品寿命指标等效果。
(5)对于企业,如果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或者因为时间成本限制,可以通过基于失效物理的商业可靠性仿真软件比如Sherlock,CRAFE等,开展不同应力条件的仿真,并推算加速因子。
(6)推算加速试验时间,不能简单选取一个修正系数。一般利用统计试验相关数据分析理论,比如参考指数分布统计试验MTBF置信下限计算公式等。
(7)试验开展时,应根据产品特点,选取关键性能参数,在试验中密切关注其退化情况并详细记录。有利于后期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
以上内容,若有不正确,请指导修正,欢迎持续讨论,谢谢!
Γ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非常好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
谢谢分享 [s-68]
谢谢分享
需要学习一下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楼主分享!
谢谢分享
[s-68]
谢谢分享
谢谢
谢谢分享
学习
谢谢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这个怎么弄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s-68]
学习学习,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挺实用的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必须学习!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xiexiefenxiang
谢谢分享
感谢感谢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qioqio
学习一下,感谢大佬
谢谢分享
很好的分享
请教一下,为啥选取模拟1年和两年的现场使用条件来试验呢?加速寿命试验不应该验证产品寿命吗
感谢分享
极限温度保持时间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学习学习
看看再说
学习学习
学习学习
谢谢分享
感謝大大的經驗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s-68]
谢谢分享
xiexie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s-68]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共同学习进步!
学习下
看看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s-68]
谢谢分享
xiexie fenxiang
thanks
谢谢分享
看一下
Thanks for sharing
非常好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s-68]
[s-1]
谢谢
[s-68]
求教
很好很专业的资料分享。
qqqqq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应该怎么计算测试时间?
谢谢分享
瞧一瞧
1111
[s-68]
谢谢分享
[s-68]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s-68]
[s-1]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
謝謝分享
11
顶
感谢分享
谢谢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加速都觉的慢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