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靠性是保证产品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激打卡盒的工作应力、失效模式、寿命试验数据做出描述,并提出一种寿命下限验收试验方案。供大家参考
随着激光打印机的普及,其必备的耗材激打卡盒增长迅猛,国产卡盒、再生卡盒市场占有比例越来越大。从质量方面做总体比较,国产的比原装进口的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就包括使用可靠性。主要表现在打印质量稳定性、耐用性、耐候性、再填充次数与效果等方面。可靠性技术覆盖了产品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高可靠性是美日欧等国技术领先的重要表现,是用户使用质量的保证,是中外产品质量水平有差距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技术难题。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对于激打卡盒,规定的条件包括工作正常的打印机、合适的环境条件(温度10~33℃,湿度30%~80%,无粉尘、振动冲击、化学物质影响)、符合要求的耗材与介质、正确的使用方法等;规定的时间(可靠性技术中时间为广义概念),是指按照实际需要人为确定的工作时间,至少应打印到卡盒标称的打印量,比如A4卡盒多为2000~3000张(因不同卡盒而异)。打印量可能在几天内达到,也可能在几个月内达到。规定的功能,是指能完成打印任务,用专用测试版检测打印质量合格,主要指标有黑度、底灰、均匀性、层次、分辨率以及图象缺陷等。可靠性以概率表示,称为可靠度R,可通过现场统计或试验测定,常以百分比表示。对重要产品数值要求高,对不重要产品数值要求低。工程实践中,为了方便评价比较,常直观地使用寿命做为可靠性评价指标。[url]http://www.[/url]可靠性.com
产品在工作中承受各种内部、外部应力作用,强度会逐渐降低,这是造成产品失效的根本原因。分析卡盒整件要从其组成零部件入手,主要应力情况如下:
充电辊(PCR):电压,电流,疲劳,老化,化学。
感光鼓(OPC):电压,电流,老化,磨擦,化学。
磁辊(MR):电压,磨擦。
刮板(BLADE):磨擦,挤压,老化。
墨粉(TONER):电场,磁场,磨擦。
它们都受到温度、湿度、粉尘吸附等应力。上述化学应力的一个实例是PCR、OPC长时间接触,个别地出现OPC局部光电性能下降,打印出现横向浅道。
产品发生失效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此处为打印量)。在批量生产中,卡盒大都仅做少量检测打印,很少出现问题。相关的失效数据只能通过大量试验以及市场跟踪、用户调查获得。我们曾对一些厂家的零部件进行寿命考核,得到一些观测数据,失效模式及现象如下:
PCR:老化,变形,龟裂,针孔。印品出现灰道,底灰,斑点,麻点。
OPC:磨损,老化。印品出现细道,局部模糊,白点,黑点。
MR:磨损,粘附。印品出现浅淡,白道,斑块,斑点。
WIPEBLADE(大刮板):磨损,变形。印品出现黑线,灰道。
DOCTERBLADE(小刮板):变形。印品出现浅淡,漏粉,底灰。
TONER:流动性差,粘附。印品出现不均匀,黑度降低,斑点。
试验中发现,进口墨粉性能较好,而某些国产墨粉打印不到标称数量已经失效。上述粘附问题,与墨粉有关,也与MR表面质量有关。一些老化、变形失效,短期试验观测不到,主要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得到。另外还有齿轮、轴套、壳体等失效造成打印不良。
应力分析对产品的工作环境有较全面的认识,失效分析对产品的各种性能有较深入的认识。定量分析很难做到,工程实践中针对定性分析结果采取对策,这对于消化研制、外协外购、保证质量大有益处。
根据有关报道,进口卡盒在失效前可重复填充墨粉使用至少3~5次,打印量约9000~15000张。国产卡盒情况比较复杂,不同厂家的零部件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初期打印虽然良好,但做寿命考核就会看到明显的差异。卡盒的可靠度R是由各组成零部件的可靠度Ri构成,一般对功能串联型R=nRi,失效主要由薄弱环节引起。零部件寿命是保证卡盒寿命的基础,想得到各零部件的寿命数据十分困难,完全寿命试验工作量太大。我们从两个方面了解零部件的寿命值,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向厂家咨询、查阅有关资料;二是对一些样品做摸底寿命试验,虽然难以准确统计,但做为估计值仍具有参考意义。根据这两方面统计,国产质量良好的零部件一般能使用至少2~3个标称打印量,如6000~9000张(在墨粉良好条件下)。事实上,再填充次数及性能,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打印量少,很久才用尽墨粉,相对地老化、化学、粉尘、粘附、温度、湿度等应力作用很大,卡盒比正常使用更容易失效,寿命就比较短。
对卡盒这一由多种零部件组成的机电综合类产品,正常情况下可以认为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但其零部件不一定按此分布)。这将使试验方案设计、数据统计处理比较方便,此时可靠度R=exp(-t/m),t为工作时间,m对可修复产品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MTBF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可通过试验估计其下限值ml,以保证使用可靠性。为节省时间和费用,实际中大多采用结尾试验。对卡盒至少应保证在标称打印量内合格(比如3000张),用户才能接受,这是对厂商的最低要求。对不同厂家的样本试验,我们曾统计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PCR300~700张,BLADE500~900张,MR700~1300张,OPC800~1500张。这些数据如同阈值,当零部件的打印量超过阈值而不失效,则寿命符合下限值ml的概率非常高。对这一现象可以用应力-强度模型来解释:零部件在各种应力作用下,强度会逐渐降低。如果降低到一定程度变化趋于缓慢,此时应力仍小于强度,则零部件就能在相当长一端时间内可靠地工作。这些数据对于设计卡盒寿命试验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对再生卡盒的有关应力、失效、寿命等情况可参照上述内容,十分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预先零部件失效程度判别体系,这依赖于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经验积累。
参考有关可靠性验收试验实例,本例采用定时结尾,预计卡盒ml=6000张,要求试验失效数r=0(全数合格,否则拒收),置信度为95%。则累计试验时间为T*=0.5·ml·Χ2(0.95,2)=0.5×6000×5.991≈18000张。T*=n·to,n为试验样本量,to为样本试验时间,既方案(n,to)。根据相关资料,一般推荐n取总体(检验批量)的10%,最多n=20,最少n=3。本例中to=3000张,是卡盒至少应打印的张数,则取n=6,(6,3000)既为试验方案。在完成预定的试验后,可以用其中的两个卡盒继续试验下去,一直打印够6000张为止。如此考核会更加充分、更加可信。如果对卡盒的MTBF有不同要求(放宽或加严),可另行设计方案考核。显然MTBF高,对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也大有益处。
可靠性工作仍有待深入开展,比如运输失效、贮存失效、未预计失效、更好的试验方法、更多的数据统计等等,最终为产品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