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CE认证 锂电池IEC 61960测试 锂电池IEC 62133测试报告
IEC 61960
IEC 61960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针对便携式锂二次电池(包括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的性能与测试国际标准,旨在为消费者和制造商提供统一的评估准则,确保电池产品性能可靠、安全合规。
一、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涵盖锂离子电池(Li-ion)和锂聚合物电池(LiPo)。
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医疗设备等小型电子设备。
关键性能要求。
额定容量:在25°C、0.2C放电电流下,从满充状态释放至终止电压的电量。
循环寿命:电芯需通过400次循环(0.2C或0.5C放电),电池需通过300次循环,且容量保持率≥60%。
温度特性:测试电池在高温(如20℃)和低温(如-20℃)下的放电容量及内阻变化。
安全性能:包括过充、过放、短路、冲击及振动测试。
二、主要测试项目
容量测试:恒流放电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性能。
循环寿命:可选择0.2C(传统)或0.5C(快速)放电模式。
充电特性:优化充电效率,验证不同充电条件下的行为。
自放电测试:评估长期储存后的能量损失率。
物理测试:模拟运输环境中的冲击和振动。
三、IEC 61960 与 IEC 62133 的区别
IEC 61960 和 IEC 62133 是锂电池领域的两大核心国际标准,但两者的适用范围和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参考如下
IEC 62133:同时适用于可充电锂电池(如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和不可充电锂电池(如锂原电池)。测试对象包括电芯(Cell)和电池组(Battery Pack),需通过多组样品验证安全极限。
IEC 61960:主要针对可充电锂电池(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的性能评价,不涉及不可充电锂电池。测试对象需满足特定尺寸要求(如便携式设备用小型电池)
IEC 62133安全标准:聚焦锂电池的安全性,涵盖电芯和电池在正常使用或误用情况下的安全要求,如过充、过放、短路、高温、挤压等测试。
适用场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锂电芯和电池包,确保其在运输、使用中不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IEC 61960性能标准:侧重锂电池的电性能评估,包括容量、循环寿命、内阻、温度特性等指标,为产品性能提供统一测试规范。
适用场景:用于评估锂电池在室温、高低温环境下的放电容量及长期使用后的性能衰减。
通过上述规范,IEC 61960 为锂二次电池的性能评价和安全保障提供了国际统一的依据,助力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并满足全球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