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慎重对待加速应力和有关公式。

关于加速应力的试验公式在网站有不少贴子。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这些公式是基本哪种类型的产品或材料得出来的结论。无论是国外做的,还是国内的经验,请大家把出处讲清楚。根据经验,加速试验,无论是温度应力加速,还是振动应力加速,或者其他,都存在着与受试设备的应力敏感问题。
如:某些类型的产品,对温度是不敏感的,如果非要用温充应力去计算加速应力效果,实际是起不到作用的。对于整机类设备更明显,某一种类型的加速应力虽然能起到很好的加速效果,但并不能通过所谓的通用公式去计算出加速效果,针对某种设备的加速应力公式算法只对某种类型的产品有效。(哪位老大在这方面如有经验,请出来讲一讲,我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
希望大家在发这类帖子时,一定注明是哪种类型的产品,是不是某种类型的器件,或产品的复杂程序,不然这些公式是无法被直接引用的。
也希望大家在引用各种公式,多留意一下,到底能不能引用这些公式。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试验

对IP防护等级标准的质疑

2010-9-21 15:50:16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试验

广东那个实验室可以进行无损检测?

2010-9-23 22:51:40

1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salemz

    學習了樓主說的真是正確

  2. 穿梭时空

    楼主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

  3. yanjinwei

    都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竞争社会,你认为是国企那些饭懂,没事就拿纳税人的金钱给你在那里找那适合的加速模型,晕死!实际点拜托

  4. tangyu8840

    说的有道理

  5. pif2216

    你一个工厂又不是研究大型研究机构,怎么每种材料和产品都去找它适合的加速模型?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不实际!

  6. filtratedgun

    楼主跟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一样,但是很多国际大公司还是把这个公式奉为圣经,比如通用汽车的一个handbook,又名某bible的,Arrennihus和coffin-manson公式构成了测试定义的基础。基本上汽车行业还是都基于这个理论的。
    事实上,Ea如果相差0.1ev,一般误差将达几十倍,所以需慎重。

  7. 闲情

    [i=s]本帖最后由闲情于2010-12-111:59编辑[/i]

    可靠性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的.
    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缴差,找个说法.套用公式不准确也就难免了.

  8. 闲情

    [i=s]本帖最后由闲情于2010-12-111:57编辑[/i]

    古贤云:全信书,宁可无书;又云:天下文章一大抄.呵呵.

  9. ray.wu

    同意楼上几位的话,做的时间越久,就发现标准其实越来越不可靠。
    只有准确的发现失效机理,合理的应用可靠性模型,才是正道

  10. aries

    其实对于系统级,甚至是板级
    加速公式就基本不能适用

    而且就算在器件级别,失效机理不同,加速关系就完全不存在

    滥用加速公式无疑是可靠性工程师自掘坟墓

  11. chenweiming

    确实是滥用,这些标准也只是给出了指引,需活学活用才是,如同国标一样!

  12. geshwester

    学习了一下,继续关注中。

  13. kong2009qi

    事实如此,现在大家都在滥用!

  14. cyber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很多加速模型(如阿伦钮斯模型)被滥用的一塌糊涂,很多人不管产品的失效机理是什么,加速试验就是加温,可能还有加湿、加振动。然后找个标准什么的来做参考,直接囫囵吞枣似地引用里面参数(活化能等)。
    其实加速模型只是表征产品寿命和相应的应力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产品,甚至是同一个产品的不同失效模式(失效机理),不同产品的同一失效模式之间,加速模型都是不一样的。
    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设计一个合适的加速试验,然后通过分析去推导合适的加速模型及其参数。
    这并不是说不能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引用之前必须清楚是否是相同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应力,材料等关键因素。

  15. 34581243

    经验之谈啊!!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