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的是民品,假定产品工作范围为-10℃~55℃,温变率约为3℃/min,当温度循环为10次时,计算可知筛选度约为67%。温度循环设为20次时筛选度提高为89%。
谢谢! 算算老大呀!
小弟还是不明白,筛选强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假如实验时间足够长并且没有出现失效,算出来的筛选强度接近99%, 那是否意味着:
1,被抽样的产品批次里99%的产品量通过该实验?
2,或者被抽样的产品成功通过该实验的可信度是99%?
常规情况下,筛选强度定在多大比较合适呢?
产品出货前在生产线做的老化burnin,也就是用来筛选infantfailure的那道程序,筛选强度定在多大比较合适呢?
还请大侠支招呀! GJB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里面有比较具体的筛选方法,不过是针对军品的,比较严苛,可以参考一下。 楼上的,能上传一下GJB1032-1990吗?
cliffcrag:
GJB1032-1990下载:
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642-1-1.html
mil-hdbk-2164A
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1803-1-1.html
[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08-3-3121:32编辑] 原帖由Gary于2008-3-1717:34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温循实验侧重于考验不同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CTE)的匹配性,以及较快的释放和暴露不同元件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均衡应力.
稳度实验则侧重于实验样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请教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这个怎么理解,呵呵 原帖由Aries于2008-3-3120:51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请教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这个怎么理解,呵呵
样品在外界严酷的条件下,还能正常工作和实现规定功能的能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