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已是目前主流研发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构筑产品核心竞争力所追求的方向。一、可靠性是设计进去的,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可靠性不是试验出来的。
可靠性是设计进去的,这已被大多数人所共识和接受;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还没有成为共识;可靠性是试验出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认识的。
可靠性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现有十多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可靠性设计技术不经过培训和教育就无法推广和普及,就不可能将可靠性设计进产品中去。一个产品在设计阶段或新品研发源头不抓可靠性,肯定是无法保证产品的设计质量。
一个新产品的研发过程是由一个研发团队所有人共同协力去完成的,可靠性设计技术要设计进新产品中去,就必须要求研发团队中的人都掌握可靠性设计技术。如果有一个人或几个人没将可靠性设计技术设计进自己所研发的板级、组合级和系统级产品中去,则整机的质量就无法保证,而整机的可靠性设计就必须由可靠性管理来保证。
可靠性各种试验是为了剔除早期故障,找出设计、工艺缺陷,尽早作出改进,验证产品可靠性水平。认为可靠性试验(而这种试验大多是没考虑环境应力筛选等必作的试验)一旦通过就算可靠性通过了,这是一种很危险、很错误的想法。必然会给产品带来极大的质量隐患。
二、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就是必须的,它能够有效地保证和推动可靠性设计技术有效、稳定、持续地应用于产品研发中。我国可靠性发展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发展也已到了一个较为科学和健全的时期,尤其军工和研究单位大多已建立和健全了可靠性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但民营企业因其发展史较短,其产品的可靠性发展也很短,因此,可靠性目前还处在萌芽和发展时期。一个研发新产品的组织,如果不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可靠性设计技术就不能在研发阶段应用,产品的质量也就不可能保证。同时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也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建立
1、机构设置
进行管理就必须有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机构可大可小,大型产品研发组织最好设置专门的可靠性部门。多品种小型产品的研发组织,可在品质部或某一管理部门设置可靠性管理小组。
可靠性专职管理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可靠性知识较全面的人员。他的责任重大,对研发的产品从方案论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及使用阶段等全过程都要协助、指导和监督设计人员。
可靠性专职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国际、国内可靠性动态了解,并注意研究可靠性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2、管理和工作项目
可靠性专职管理人员要编写多种可靠性文件(企业标准)如:可靠性维修性大纲,可靠性维修性电磁兼容设计准则,元器件选用和使用要求,各种可靠性试验大纲,建立故障报告、失效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及各种、各阶段评审制度等。上述文件是可靠性管理者用来指导、控制和监督设计等式人员的必要工具。
以上文章摘录于陕西省电子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www.kekaoxing.com.cn可靠性管理与培训专业机构) 好的好谢谢啦 谢谢了! 介绍的比较通俗义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