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27544|回复: 4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6 1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多年来,系、所根据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推进可靠性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系、所拥有可靠性系统工程领域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条件,全系教工9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并外聘有各技术领域专家、顾问数十人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高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硬件和软件互相渗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人才培训体系。
本系现设有可靠性系统工程、可靠性实验工程、软件工程、元器件工程、可靠性信息工程等五个教研室(研究室)及可靠性与环境实验室(部级)、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实验室(国家级)等多个实验室。
同时,可靠性工程研究所还挂靠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可靠性工程技术与管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总公司级单位。系、所在“九五”和“十五”、及“十一五”开年期间,共承担国防可靠性共性技术预研、国防军工基础科研及国防军工技术基础、型号专项等科研课题近500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部(市)级、校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与各级立功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部市级30余项。在国际会议及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及科研论文4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30余部。


目录索引:

网络课堂教学计划2楼
北航可靠性相关的网络课件PPT档3楼

北航可靠性教学课件(PPT)4楼
北航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课教学内容5楼

北航可靠性问题讨论6楼

北航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课程介绍7楼

北航可靠性教学内容8楼

北航可靠性教学条件9楼

北航可靠性教学效果10楼

北航可靠性教研成果11楼

教学队伍12楼

可靠性模拟试题考卷与答案WORD档13楼

可靠性多媒体视频FLASH演示14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在线视频

----------admin编辑

发表于 2007-6-16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北航的可靠性是比较牛的!

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

网络课堂教学计划

授课形式
课程内容
授课顺序
课时安排(共48学时)
课堂讲授
(共24学时)
基本概念和参数体系2
(4学时)
可靠性要求制定与分配3
(4学时)
可靠性建模、预计4
(6学时)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6
(2学时)
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8(6学时)
机械产品干涉理论和可靠度计算12
(2学时)
案例教学
(共8学时)
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5
(2学时)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7
(2学时)
故障树分析9
(2学时)
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14
(2学时)
专题讲座
(共6学时)
可靠性工程概论1
(2学时)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11
(2学时)
机械可靠性设计分析13
(2学时)
上机实验
(共10学时)
可靠性设计分析综合试验10
(10学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相关的网络课件 PPT档

一、课堂教学(共24学时)
课件1:可靠性基本概念与参数体系(点击查看)
课件2:可靠性要求制定(点击查看)
课件3:可靠性分配(点击查看)
课件4:可靠性建模(点击查看)
课件5:可靠性预计(点击查看)
课件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点击查看)
课件7:故障树分析(FTA)(点击查看)
课件8:事件树分析(ETA)(点击查看)
课件9:机械干涉理论和概率设计(点击查看)
二、案例教学(共8学时)
课件1: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点击查看)
课件2:故障树分析(FTA)(点击查看)
课件3:系统可靠性建模与预计(点击查看)
课件4: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点击查看)
三、专题讲座(共6学时)
课件1:可靠性工程概论(点击查看)
课件2:可靠性信息概述(点击查看)
课件3:软件可靠性概述(点击查看)
课件4:可靠性试验概述(点击查看)
课件5:可靠性管理概述(点击查看)
课件6: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点击查看)
课件7:机械可靠性设计分析(点击查看)
四、上机实验(共6学时)
课件1:ARMS实验方案(点击查看)
课件2:电源系统的热设计与热分析实验(点击查看)
课件3:开关电源系统热分析与热测量实验(点击查看)


注意,原文课件链接已失效。如需下载,请搜索北航,很多贴子有相关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教学课件(PPT)

原北航网站上的链接已不能用,大家在本论坛搜索,各种资料都已经有上传。
课程内容
基本概念和参数体系可靠性要求制定
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建模
可靠性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机械产品干涉理论和可靠度计算故障树分析(FTA)
事件树分析(ETA) 
案例教学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飞机升降舵系统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发动机顺桨系统
故障树分析(FTA)机轮刹车系统
故障树分析(FTA)发动机顺桨系统
系统可靠性建模与预计
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
 
专题讲座
可靠性工程概论专题讲座:
  • 可靠性与可靠性工程
  • 可靠性信息
  • 可靠性管理
  • 可靠性试验
  • 软件可靠性工程
admin注:下面部分可靠性PPT好像无法下载。链接失效了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专题讲座机械可靠性设计分析专题讲座
 
综合实验
ARMS实验方案
电源系统的热设计与热分析实验
开关电源系统热分析与热测量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课教学内容

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实验以某电源系统为对象,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和热分析、热测量和热设计等实验技术,完成一个典型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分析。

课程设计体现了将设计、分析、实验融为一体的思想,实验课程设计突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方法综合集成运用的特色,同时体现也性能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

·通过实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理论方法、计算机辅助手段和实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熟悉航空航天产品开展可靠性设计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熟悉ARMS计算机辅助可靠性设计分析软件工具及热分析热测量热设计试验设备和软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协作精神。


2课程内容
(1)电源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4学时)

·电源系统产品树建立、可靠性参数和人员权限管理

·电源系统可靠性建模和可靠性预计

·电源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电源系统故障树分析(FTA)

(2)电源系统的热设计与热分析实验(2学时)

·电源系统电路设计及性能测试

·电源系统可靠性热设计及热分析

·功率器件的降额设计

·功率器件散热器的优化设计

·优化后散热器热性能的评估

(3)电子系统的热分析与热测量实验(2学时)

·电源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测试

·电源系统的热分析

·电源系统的热测量

·电源系统的热设计改进

(4)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设计与分析(2学时)

·利用热分析与热测量结果修正可靠性预计结果和FMECA分析结果

·系统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和改进措施


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本课程以预习、讲授、实验、写实验报告和总结讨论为五个主要教学环节,五个环节互相配合,互相衔接。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启发式指导为辅,鼓励学生实验创新。

·实验分组进行,每组5-7人,在各实验小组分配设计角色,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各实验室全天开放,保证学生对实验资源的利用。


4考核内容与方法

·平时实验:教师考察学生实验动手操作情况(20%)

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验设备操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源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报告:提交分析报告一份(30%)

·电源系统系统可靠性热设计热分析报告:提交分析报告一份(30%)

·电源系统系统可靠性综合分析报告(20%)

根据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和热分析热设计结果,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撰写可靠性综合分析报告。


5创新与特点

·软硬件结合,突出综合集成,体现性能与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思想。

·注重学生的参与,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既锻炼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问题讨论

1、讨论故障率函数λ(t)的含义

2、以身边的典型民用产品为例,进行FMEA分析

3、以身边的典型民用产品为例,进行FTA分析

4、讨论FMEA和FTA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如何在工程中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

5、温度升高是如何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6、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7、试比较软件可靠性和硬件可靠性的差异?

8、可靠性的衡量指标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9、可靠性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是什么?

10、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用途?

11、可靠性分配的目的及准则?

12、可靠性预计的目的与作用?

13、元器件的选用有哪些原则?

14、综合比较FMECA与FTA,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5、如何从现代系统设计思想出发,理解系统的效能和寿命周期费用?

注:本栏目内容不定期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SystemReliabilityDesignandAnalysis

学时学分:48学时2.5学分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材料力学

一、课程教学目标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是工程系统工程系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奠定今后从事可靠性工程(设计、生产、试验和管理)相关学习和工作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对产品(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包括基本概念和参数体系、可靠性建模、可靠性要求制定与分配、可靠性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针对电子产品与机械产品可靠性的不同特点,初步掌握其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方法。

二、讲授及学习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可靠性要求制定和分配、可靠性建模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机械产品干涉理论和可靠度计算。

(2)通过案例教学的主动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以上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培养根据工程实际问题,选择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内容包括: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

(3)通过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面,了解最新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情况。内容包括:可靠性工程概论、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机械可靠性设计分析。

(4)通过实验课,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可靠性设计分析工程应用的各过程、应用方式及手段。增强学生工程背景,提高工程适应能力。内容包括:应用基于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分析集成环境——ARMS,开展典型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

三、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采用平时考核、案例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10分;

案例分析共40分,每个案例10分;

实验10分;

期末考试4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教学内容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专题讲座:“可靠性工程概论”

1)学习要求

通过可靠性工程概论的学习,全面了解可靠性工程的内涵,可靠性设计分析与可靠性工程的其他活动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可靠性设计分析在可靠性工程中的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可靠性系统工程、可靠性信息、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试验等。

2)教学内容

可靠性研究与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装备研制与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

可靠性工程的范畴与理论

可靠性工程特点

可靠性工程包含的内容

2.基本概念和参数体系

1)学习要求

全面理解和掌握可靠性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可靠性参数体系及其工程内涵。

2)教学内容

可靠性基本概念

概率论知识复习

可靠性定量参数

产品寿命参数

常用寿命分布类型

可靠性参数体系和指标

3.可靠性要求制定与分配

1)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可靠性定性设计要求、可靠性定量要求及其参数、可靠性等分配法、评分分配法、比例组合分配法、考虑重要度和复杂度的分配方法、可靠度的再分配方法,了解可靠性要求的制定程序、可靠性分配的用途、原理与准则、注意事项等。

2)教学内容

可靠性定性要求

可靠性定量要求

可靠性定量要求制定

可靠性定性要求制定

可靠性分配目的、用途与分类

可靠性分配的原理与准则

可靠性分配方法

可靠性分配的注意事项

4.可靠性建模、预计

4.1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1)学习要求

掌握与可靠性模型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可靠性建模的目的、用途和程序;了解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程序及注意事项;了解系统功能分析的必要性和方法;掌握典型可靠性模型的原理、算法;理解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处理方法;通过“系统可靠性建模示例”了解一个实际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立过程。

2)教学内容

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

系统功能分析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

不含桥联的复杂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

含桥联的复杂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

建模实例:某卫星过渡轨道、同步及准同步轨道任务可靠性

系统任务可靠性建模的注意事项

4.2可靠性预计

1)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可靠性预计的目的、用途、分类及程序,明确预计与分配的关系;了解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重点掌握相似产品法、评分预计法,掌握应力分析法原理;理解系统可靠性预计的分类及其基本方法;明确不同研制阶段可靠性预计方法的适用性和进行预计时的注意事项。

2)教学内容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用途与分类

可靠性预计的程序(国军标:GJB813-90)

可靠性预计与可靠性分配的关系

单元可靠性预计

系统可靠性预计

不同研制阶段可靠性预计方法的选取

可靠性预计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5.案例教学:“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

某型电源的欠压保护电路案例

1)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及其框图之间的关系与差别、任务成功判据对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影响、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的计算,通过案例操作知道如何根据电路原理图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2)重点

基本可靠性模型与任务可靠性模型关系

任务成功判据对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影响

如何根据电路原理图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

基于可靠性模型的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预计

3)难点

任务成功判据对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影响

如何根据电路原理图任务可靠性模型

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1)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硬件FMECA分析技术,如故障模式、故障影响、严酷度、设计改进措施的制定等。FMECA技术的特有名词和概念,如系统约定层次、故障模式频数比、故障影响概率等。

2)教学内容

FMECA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FMECA的方法

FMECA的步骤

FMECA输出与注意的问题

应用案例

3)重点

系统约定层次划分、系统功能分析、故障模式分析、改进措施分析

4)难点

故障模式频数比、故障影响概率

7.案例教学:“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某型军用飞机升降舵系统的FMECA

1)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基本掌握硬件FMECA分析技术,如功能分析、约定层次划分、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影响分析、和设计改进措施的制定等。

2)教学内容

系统定义,约定层次划分,系统功能分析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危害性分析

填写FMECA表格

分析输出危害性矩阵图、Ⅰ、Ⅱ类故障模式清单、设计改进措施等

3)重点难点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制定设计改进措施

8.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

8.1故障树分析

1)学习要求

掌握FTA的特点及程序;掌握故障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掌握故障树建造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故障树定性分析有关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求最小割集的方法并利用最小割集进行定性分析;掌握故障树的数学描述原理,掌握单调关联系统的特点,掌握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各种求法,掌握故障树简化的基本原理,理解对偶树和成功树的原理和功用,掌握重要度分析的原理和算法。

2)教学内容

概述

故障树的基本概念

故障树分析

8.2事件树分析

1)学习要求

能够综合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分析复杂系统的重大故障和事故。

2)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事件树的建造

事件树的定量分析

ETA与FTA的综合应用

9.案例教学:“故障树分析”

某惯导系统故障树分析

1)学习要求

能够综合运用事件树和故障树分析复杂系统的重大故障和事故。

2)教学内容

某惯导系统功能原理说明

顶事件选取

建树假设

3)分析要求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求出系统的最小割集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计算概率重要度、结构重要度



10.专题讲座:“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

1)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降额设计的概念、三级降额、电路容差问题的原因、潜在通路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拓扑类型,了解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和质量系数关系、最坏情况分析法和蒙特卡罗法。

2)学习内容

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降额设计

电路容差设计

潜在通路分析

3)重点

元器件的质量等级、质量系数概念

降额设计的概念、三级降额

电路容差问题的原因、最坏情况分析法和蒙特卡罗法概念

潜在通路的概念、主要表现形式、拓扑类型

11.机械产品干涉理论和可靠度计算

1)学习要求

了解机械产品可靠性特点,掌握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常用分布可靠度公式推导,静强度概率设计。

2)学习内容

机械产品可靠性特点

应力、强度定义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常用分布的可靠度计算

3)重点难点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12.专题讲座:“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

1)学习要求

了解机械可靠性发展现状和趋势,机械零部件失效分析的基础知识,机械产品可靠性分析仿真工具和应用。

2)学习内容

机械可靠性发展现状和趋势

疲劳可靠性

分析仿真工具和工程实例介绍

3)重点难点

疲劳可靠性

13.案例教学:“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

某锁机构可靠性设计分析

1)学习要求

通过工程实例,系统了解机械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2)学习内容

某锁机构FMEA分析

某锁机构FTA分析

了解强度分析仿真

了解动力学分析仿真

了解可靠性分析仿真

3)重点难点

某锁机构FMEA分析

某锁机构FTA分析

二、实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要求

实验以某电源系统为对象,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和热分析、热测量和热设计等实验技术,完成一个典型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并提交相关的实验和分析报告。

2)实验内容

电源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

电源系统的热设计与热分析实验

电子系统的热分析与热测量实验

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设计与分析

3)重点

通过ARMS软件的应用,掌握产品设计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流程,培养学生的可靠性工程背景

掌握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理解和掌握综合集成的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难点

航空航天产品开展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流程在计算机辅助环境中的实现

综合运用理论方法、计算机辅助手段和实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三、主要参考书

1.章国栋、陆廷孝、屠庆慈、吴真真,《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设计与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2.杨为民、阮镰、俞沼、屠庆慈,《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总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3.陆廷孝、郑鹏洲、何国伟、曾声奎,《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4.牟致忠,《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5.曹晋华、程侃,《可靠性数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86。

6.GJB/Z299B-98,《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1999。

7.GJB1909.1-10,《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要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4。

8.GJB768A故障树分析。

9.GJB1391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10.PatrickD.T.O'Connor著,李莉等译,《实用可靠性工程(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0.李海泉,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3。

11.D.H.Stamatis著,陈晓彤、姚绍华译,《FMEA从理论到实践(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教学条件

1.
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20世纪80年代,在本专业的建立之初,国内尚无本科生专用教材,本课程应用我系自编的用于国防军工型号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当时我国在该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培训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部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的本科生培养和型号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一批目前活跃在军工型号一线的可靠性技术人才,并为普及可靠性知识发挥重要作用,为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于1990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了由章国栋、陆廷孝、屠庆慈和吴真真编写的,可用于本科生教学的专业教材《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分析与设计》,该教材增强了本科教学的特色,提高了教材的可靠性专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是教材发展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为第三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新的教学体系,2001年1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写出版了《系统可靠性分析设计教程》教材。该教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三次印刷,总印数达9000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该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体现“可靠性设计分析”是交叉学科、理论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以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流程为主线,有机地融合各种设计分析技术方法,分为通用技术和方法、适用于电子产品的技术和方法、适用于机械产品技术和方法共三部分,分别阐述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最后对前沿技术进行了简介。十分清晰地勾画出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将技术方法与工程过程融为一体。综合性、实用性、新颖性、教学法构成了本书的特色。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大量型号案例可供学生参考

丰富的试题库

国内外丰富的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参考书

章国栋、陆廷孝、屠庆慈、吴真真,《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的设计与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杨为民、阮镰、俞沼、屠庆慈,《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总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牟致忠,《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曹晋华、程侃,《可靠性数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86。

GJB/Z299B-9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1999。

GJB1909.1~10,《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要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4。
GJB768A故障树分析
GJB1391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宋保维,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李海泉,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3
国内外可靠性领域的学术专刊和相关刊物
IEEETransactionsonReliability

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

IEEEExpertIntelligentSystems&TheirApplication

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

Microelectronics&Reliability

AnnualReliabilityandMaintainabilitySymposium

JournalofQualityTechnology

飞行事故与失效分析
质量与可靠性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航空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航空安全
中国机械工程等
国内外可靠性学术会议文集
AnnualReliabilityandMaintainabilitySymposium,USA
ICRMS,Symposium,CHINA
航空学会可靠性分会年会论文集
ICQR,Symposium,CHINA
种机械学会可靠性分会年会论文集等
部分工程型号的实际设计分析报告
部分可靠性技术研究的研究报告

本科、硕士和博士文论等

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
(一)配套实验教材
针对实验课的需求编写了自用配套实验教材,分别为:电源系统可靠性热设计与热分析实验系列教材和计算辅助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充实,实用性强,有利于同学的自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同学的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1: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可靠性教研成果

教研成果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教程》(教材)在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教程》(教材)荣获2005年度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3-29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