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提出这个好问题。
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公式和测试,都是在理论和实验室(in-house)里产生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精确度也和输入的精准和对产品应用环境的深刻理解成正相关。
但是,这是种并非真实情况,并且如同运营管理理论的“牛鞭效应”一样,输入或干扰因素越大,产生的偏差效应越大。
所以,最准确的便是将市场上的实际使用数据采集过来进行分析。有人会问,产品都已经生产了,这还有什么用?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这些:
-为其他设计中的类似产品提供参考
-为DFMEA提供新因子,如未考量的失效模式和效应。
-为合理设计测试提供信息
-为与客户沟通提供砝码
-为成本控制提供机会。
-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数据
-为保修产品数量的准备提供依据。
等等。
所以,MTBF有三个阶段如下:
CMTBF(CalculatedMTBF):纯粹计算得出,不准确,但对设计初期有参考性,并且提供了早期设计改善的机会。
DMTBF(DemonstratedMTBF):通过ALT测试验证得出。相对CMTBF有较高的准确性,结果可以作为产品量产许可的前提。
WarrantyDataAnalysis:通过收集市场上的保修数据和产品的市场保有量计算得出。但是难度在于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例如,产品从厂里出货并不代表立刻投入的使用,每一个产品的应用的起始点非常难以捕捉。等等。
希望回答到你的问题了。 回复11#geshwester
好吧,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回答了一个你并不想问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boblara所说的并非ALT,而是各种特定的可靠性测试,所以不能证明MTBF目标值。 谢谢Winosor的回复。您的第一个回复也是我想知道的。
楼主的讲解总是和实际相贴合,深入浅出。:victory: MTBF应该在设计的同步进行,最方便的借助成熟的软件,设计者也希望看到,当他们把明细做出来,你就能给出他的初步的MTBF估计。告诉他那些器件你应该考虑更换,或者选其他的 回复12#winosor
说的好, 过来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