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试验如何来评估结果
振动试验如何设置就能预测三年产品没有问题?例如
正弦扫频试验条件
序号振动频率(f1~f2)加速度(G)持续时间(min)样品状态样品示例
15~2000.260min/axis5cycle/axis裸机、带电产品
220~2000515min/axis3cycle/axis
元件
模块
随机振动试验条件
振动频率(f1~f2)加速度((G)^2/HZ)斜率(dB)持续时间(min)样品状态样品示例
5~200.01---30min/axis裸机、不带电产品
20~200----3dB/oct
不懂怎么建立振动模型。 只能通过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估算,比如随机振动:需要知道产品实际的振动量级G1,G2为实际振动量级则测试时间T=(G1/G2)^4×(3×8760),比如G1=0.5,G2=3,那么实际测试T=20h,即做20小时的3grms振动可满足3年0.5g的实际使用。 虽说2楼给了个等效关系,但我觉得这个题目问的有问题。因为即使做实验的产品没有出现问题,也只能说这个产品没做实验前其能保证在未来的3年内,在振动环境下产品一般情况下不出现故障。其他的不能确定! ercheng55发表于2013-4-1911:57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能通过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估算,比如随机振动:需要知道产品实际的振动量级G1,G2为实际振动量级则测试时间...
:handshake我去研究一下。谢谢了。
gurengui发表于2013-4-2112:4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说2楼给了个等效关系,但我觉得这个题目问的有问题。因为即使做实验的产品没有出现问题,也只能说这个产品...
目前只验证振动这一个单一条件就好了。:handshake
涨之势咯:D:D 受教了
ercheng55发表于2013-4-1911:57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能通过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估算,比如随机振动:需要知道产品实际的振动量级G1,G2为实际振动量级则测试时间...
公式是如何得来的呀。。。是否有依据 依据MIL-810F,轨道交通的标准也有这个公式,大家可以去了解下。
正弦扫频振动有类似的公式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