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循环与冷热冲击的区别?二者目的?
我是新人,可靠性方面缺乏很多经验,但却在可靠性实验室工作~~~~求助 温度循环简称TCT冷热冲击简称TST
:) 温度循环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范围、温度变化速率及循环次数。通常适用于组件级筛选。筛选温度时间历程考虑受筛产品通电和不通电两种情况。激发的故障模式主要有:
a)使涂层、材料或线头上各种微观裂纹扩大。
b)使粘结不好的接头松弛。
c)使螺钉连接或铆接不当的接头松弛。
d)使机械张力不足的压配接头松弛。
e)使质量差的钎焊接触电阻加大或造成开路。
f)粒子污染。
温度冲击
影响筛选结果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变化速率、温度转换时间及温度冲击循环次数。因其温度变化率较高,产生的热应力较大,是筛选元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器件的有效方法。用于组装等级时要注意其可能造成的附加损坏。筛选效果类似于温度循环。激发的故障模式类似于温度循环。 转换时间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篮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时间吗?还是指温度稳定的时间呢? 謝謝大家的回復,看了之后大概懂了點,還要在實踐中領會!
另外有關推拉力實驗的,怎么我在論壇里搜索不到相關的帖啊?它也是可靠性的一種啊,我現在在評估要買一臺推拉力設備,可不知道從何下手~~~ 原帖由olive_shw于2008-3-516:25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转换时间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篮从高温区到低温区的时间吗?还是指温度稳定的时间呢?
這個我也不太懂,但冷熱沖擊實驗,有一個駐留時間,這個駐留時間是指什么呢?在它的沖擊溫度范圍內,斜率,得出每個cycle所需要的時間...... 温度转换时间应该是指从一个试验箱转入另一个试验箱的时间。
驻留时间可能是温度上、下限的停留时间。
[本帖最后由六六于2008-3-517:03编辑]
温度转换时间
温度转换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样品从一个恒温区转移到另一个恒温区的时间。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变化的两端都是恒温区。对不同类型的chamber,两个恒温区有着不同的界定:三箱换气式的冷热冲击箱:高温区--->测试区---->低温区,其工作方式为先预热,使高温区和低温区达到设定的条件(此温度一般比测试条件的高温和低温放大10度左右)。测试开始后,高温区和低温区将轮流向测试区冲入高温或低温气流。所以转换时间应该为测试区从前一恒温点到下一恒温点的时间,包括充气时间,温度变化时间。
三箱吊篮式冷热冲击箱:转换时间应该包括,吊篮从一箱移到另一箱的时间+目标箱内从新恢复设定温度时间。一般而言,吊篮移动时间很短,所以转换时间主要决定于目标箱内恢复设定温度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两分钟。所以在对温度转换时间有确定要求的测试中,建议设定一个中位箱的停留过程,中位箱的温度和停留时间需要根据测试要求,chamber的性能作具体调整。但一般以不超过3分钟为宜。 我看六六对环境试验的失效机理很懂,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环境试验项目的失效机理资料?学习一下!
我记得以前在论坛上有个帖子有相关资料的,不过现在我怎么搜都没找到:'( thankyouforyourinformation.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