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是1G没错.
但碰撞的瞬间加速度就不是1G啦,并且加速度的方向也反过来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谢谢gary大大的解答
也谢谢大家的指教,修正我原来很多不对的观念
[本帖最后由ron0429于2008-5-2812:10编辑]
好
高手说的很清楚,受益 谢谢~~ 原帖由beacherdon于2008-5-2811:48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个人认为,不管是Drop还是Shock,这里的G只是能量改变,确切地说应该是冲量改变的标度。就Shock而言,ShockTable的大小肯定也决定了达到同样G值的不同的高度,也就是说,要达到同一G值,Table重量大的Shock的高度比...
beacherdon論點很棒,只是從試驗技術觀點而言,跌落(Drop)試驗無法控制試件的承受g力量,但是衝擊(Shock)試驗卻可以控制。從執行試驗所依據的標準而言,這兩種測試方法有出道時間差,跌落試驗較早出現,衝擊比較晚後出現。的確,通常跌落帶包裝容器,衝擊只針對設備產品本身。
從廣義的衝擊試驗(模擬短時間大的機械能量或力量變化)的歷史觀點,跌落高度最早,半正弦波、後緣鋸齒波、梯形波等三種常見波形衝擊次之,近幾年來不論是IEC國際標準或是MIL軍規,都強調以衝擊響應頻譜(ShockResponseSpectrum,SRS)做為衝擊試驗的規格表達方式。 呵呵,谢谢morrison的评价!附件是小弟为公司做的Shock培训讲稿,希望各位大侠多多指教! 27#的兄弟,很好的材料啊!能做这样的材料,绝对是SHOCK方面的高手啊!
回复 27# 的帖子
看了beacherdon的杰作很是受用,写的还不错,如果在后面的冲击响应谱方面再讲详细点就会更好了! 呵呵,aoiqa过奖了!比起论坛的很多大侠,我还差的远阿!对于xyxiang1982715提的问题,提供一些百度上的知识:
冲击响应谱通常简称“冲击谱”,它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标准化组织(ISO)所属的技术委员会以及我国的国家标准,都已经把冲击谱作为规定冲击环境的方法之一。因此,冲击谱是对设备实施抗冲击设计的分析基础,也是控制产品冲击环境模拟实验的基本参数。
所谓冲击谱,是将冲击源施加于一系列线性、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时,将各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运动中的最大响应值,作为对应于系统固有频率的函数而绘制的曲线,即称为冲击谱。由定义可知,冲击谱是单自由度系统受冲击作用后所产生的响应运动在频域中的特性描述。它不同于冲击源的傅里叶频谱,其区别在于:傅里叶频谱仅仅研究冲击源本身在频域中的能量分布属性,只是冲击源函数在频域中的展开,它不涉及任何一个要研究的机械系统的响应。虽然冲击频谱与傅里叶频谱两者都是频率的函数,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换言之,冲击谱是一系列固有频率不同的单自由度线性系统受同一冲击激励响应的总结果。产品受冲击作用,其冲击响应的最大值意味着产品出现最大应力,即试验样品有最大的变形。因此,冲击响应的最大加速度Amax与产品受冲击作用造成的损伤及故障产生的原因直接相关,由此引出了最大冲击响应谱。
最大冲击响应谱又可以作如下细分:
1.正初始冲击响应谱(+I)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内,一系列被激励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同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响应值。Amax(+I)与相应系统的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2.正残余冲击响应谱(+R)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结束后,一系列被激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同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响应值Amax(+R)与相应系统的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3.负初始冲击响应谱(-I)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内,一系列被激励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反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值Amax(-I)与相应的系统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4.负残余冲击响应谱(-R)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结束后,一系列被激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反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值Amax(-R)与相应的系统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冲击响应谱反映的是环境特性,根据分析冲击响应谱,可以为设计产品的抗冲击能力提供依据。要获取冲击响应谱,首先要采集环境冲击的时域信号,然后再通过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冲击响应谱。国内外都有相应的系统可以完成这个工作。比如国内的INTEST(英泰斯特),提供了冲击加速度时域采集、频域分析、冲击响应谱分析等多种功能,还可以在软件中生成标准脉冲的、归一化后的冲击响应谱,为工程应用提供最直接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