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软件有自带共振搜寻并驻留的功能,正常定义为5倍默认为共振(另外共振搜寻这种测试建议贵司本公司人员在场,委托机构提供代测主要提供的是设备和资质,有些判断定义的东西他们无法做出结论,他们可得到数据,但无法替你们做出结论是否共振)。
我个人看这曲线图我不认为有共振现象,另外就是三轴向传感器不应该量测出如此波形,是否考虑好传感器应该附着的地方!
至于你说的栈板振动跳机现象,极大原因是平台和产品的冲量把机器拉起来!避免机台跳动即可!
希望你找出原因之后和大家分享 回复20楼朋友的问题
我提出如下问题:
1,按照上面的讲法,20HZ以内出现4个相对最大的共振点,是否每个点都需要进行驻留?
-->客户是这样要求的!不过不知道何不合理?
2.如楼主的图片显示,应该不存在共振点的,经验上的2倍以上是有道理的,如果真如定义所讲最少要5倍以上才能进行共振驻留的?
-->所以一直很疑惑,这是一个测试公司给我的报告,我当初咨询过一些朋友都这样讲,他们都认为这不是共振点,如果这样找不到共振点,是不是就不用共振驻留了。
3.关于包装在装货的具体形态是否会影响共振点的问题,建议进行实际试验来进行。
-->我想应该是有的,在我看来,包装产品(特别是里面还有内包装的)做共振搜寻的意义不大,因为不确定性太大了,我觉得内包装每个产品的共振响应都不一样,如果是这样,我们要去试验很多次才能找到,这样也不现实,如果真要用到仿真,呵呵,我觉得想法不错,不过实际上很难有公司能做到这个水平!
回复21楼金顿的朋友问题
另外“至于你说的栈板振动跳机现象,极大原因是平台和产品的冲量把机器拉起来!避免机台跳动即可!”是啊,现在我们就是头疼这个问题,一个大的栈板太不好固定了!对了,打听一下你,你是在黄江还是昆山,以后可以请教请教!
[本帖最后由ragi于2009-8-2022:42编辑]
回复 15楼 ragi 的帖子
1.从量测的曲线上去定义共振点,为什么最大值就是共振点,有没有什么依据,还是经验判断2.如果按照超出设定值2倍以上幅值才会定义为共振点,那么图中是不是没有共振点了呢?回复:我想说找共振点的目的什么?不是为了找共振点而找共振点,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去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只有在共振时样品受到的损害是最大的(从振动量级来说),最容易导致失效,所以要去找这样的点.
我的理解是共振点类似于GB/T2423.10里面提到的"危险频率",意思一样,目的一样,说法不一样而已. 超级斑竹就是不一般 共振幅值一定要2倍以上吗? 欢迎高手继续讨论下去,别沉贴啊! 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怎样去定义,做共振点扫描到底要多少个SENSOR? 学习了! 正在看D999的标准,也是对这点的理解存在疑问。看完大家的讨论后,到时明白了些:$。
可是看完了后,就发现我们公司悲催了,连设备都没有,只有简单的跑马式模拟运输震动仪:'(,而这不能用于D999. 扫频振动没有严格意义的共振点,实际上它可能是一个频率段,在这个频率段可能分布多个共振点,可以通过监控曲线,查看在什么频率段的失真最大来选择共振频率。但实际上,多是一个区间,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共振频率。
要想获知真正的共振频率,需要进行外设设备连接,监控振幅的变动来获取共振频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