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铅焊点的可靠性问题
摘要:
无铅焊点由于焊料的差异和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必不可少地会给焊点可靠性带来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失效模式,重点介绍了IMC和锡须问题,然后从设计、材料及工艺角度分析了影响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因素,最后对无铅与有铅焊点的差异进行了简单介绍。
焊点的失效模式
焊接工艺引起的焊点失效
时效引起的失效
热循环引起的失效
焊接工艺引起的焊点失效SMT焊点可靠性问题
生产组装过程
由于焊前准备、焊接过程及焊后检测等设备条件的限制,以及焊接规范选择的人为误差,常造成焊接故障,如虚焊、焊锡短路及曼哈顿现象等。
服役过程。由于不可避免的冲击、振动等也会造成焊点的机械损伤,如波焊过程中快速的冷热变化对元件造成暂时的温度差,使元件承受热一机械应力。当温差过大时,导致元件的陶瓷与玻璃部分产生应力裂纹。
在厚、薄膜混合电路(包括片式电容)组装过程中,常常有蚀金、蚀银的现象(焊料中的锡与镀金或镀银引脚中的金、银形成化合物,从而导致焊点的可靠性降低)
过度的超声波清洗也可能对焊点的可靠性有影响。
虚焊
谓“焊点的后期失效”,是指表面上看上去焊点质量尚可,不存在“搭焊”、“半点焊”、“露铜”等焊接疵点,在车间生产时,装成的整机并无毛病,但到用
户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焊接不良,导电性能差而产生的故障却时有发生,是造成早期返修率高的原因之一,这就是“虚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