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楼主: yajiangtian

失效分析的总结文章,送给小白。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0 21: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用心的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1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都系活雷锋!嘿凤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2: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如果结合实例的话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8 18: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文章,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弄点金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2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非常好。但是从现状来看,失效分析并不好做。
首先,失效分析横跨设计、工艺、制造、客户端,需要调动的资源非常广泛,很多时候分析不下去了,并不是原因真的很难找,而是由于部门间推诿扯皮导致问题难以继续分析;
其次,失效分析的结果很少反馈到设计、工艺前端,无法将分析结果转化为D、PFMEA,导致问题充分发生,陷入死循环;
再就是,往往许多部门都有专门的失效分析小组,各部门之间的失效分析小组不能形成合力,进行原因的深层次挖掘,分析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为设计、工艺改善提供真正意义的建议。
总之,感觉失效分析虽然很重要,但是其天生的定位决定了其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就像“鸡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9 2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理论,毛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1 1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实例分析资料发了吗?想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5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