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5654|回复: 10

FME(C)A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08: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有FMEA的帖子,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近研究ARP5580,结合实际应用,感觉收获还是有的,谈谈个人想法,不一定对,欢迎大家交流。个人认为造成现在为了做FME(C)A而FME(C)A的本质原因是没有了解FME(C)A的分析流程,可能国内大部分行业(至少我系统大部分)是从中截取了所谓DetailedFME(C)A开展工作,所以效果甚微。个人认为如果能将系统工程的思想与FME(C)A分析的流程结合,注重Requirementanalysis阶段的FMEAplanning,Preliminarydesign阶段的FunctionalFMEA,Detaileddesignanddevelopment阶段的InterfaceFMEA以及DetailedFMEA,双V阶段的分析结果验证反馈,交付后的故障积累,整个一个流程统一起来,我相信,FME(C)A工作已经超越了工具的价值。
发表于 2015-6-24 1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不过实现起来就问题大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2: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夜孤舟发表于2015-6-2410:26
说的很好,不过实现起来就问题大大的!

是的,阻力太大,但前景应该是好的……碰巧集团在推系统工程,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东风,把“边缘学科”推到流程中去,真正成为stakehold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5: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moushine发表于2015-6-2412:23
是的,阻力太大,但前景应该是好的……碰巧集团在推系统工程,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东风,把“边缘学科”推到...

推这个没有高层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0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搞可靠性支持力度还是小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2: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zuodexi发表于2015-11-308:46
现在搞可靠性支持力度还是小了点

华为等大牌企业有研发流程约束,估计做的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4 0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的想法很好!
基本上ARP5580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FMEA可以看成是實現同步工程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function发表于2015-12-400:48
樓主的想法很好!
基本上ARP5580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FMEA可以看成是實現同步工程的工具。

感谢共鸣,最近一直在探索,但路艰辛,需坚持不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很好,不过如何执行才是关键,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能找一些实施FMEA好的公司经验分享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22: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fmea是一种风险评估的工作方式,并将评估结果按固定表格记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3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