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3455|回复: 1

可靠性定量评价之建模(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2 2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模型基础理论相对成熟,因电子元器件大部分是靠电子和空穴的相对运动相互复合的过程,而该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相对电子运动速度越快,因此大部分的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模型均以Arrhenius模型为基础再结合器件本身特性来建立精确的可靠性模型,如MOS管的门槛电压可靠性模型:
Vth=A*f(t)*f(Vg)*exp(-Ea/kT)dt
该模型是不是和Arrhenius模型比较像?
同理,部件级的IGBT的可靠性模型,可基于各个组成元器件进行数据化精准建模

系统级的可靠性模型相对复杂,一般工程使用时做一定的假设条件:

随着当前较热门的bigdata技术的兴起和深入应用,智能化实时建模将成为可靠性建模的方向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24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