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3829|回复: 6

可靠性设计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6: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侠,
小妹在写产品的样机研制总结中,遇到困难:
总结报告要求可靠性设计部分,需写:构成产品的元器件、材料、结构失效机理,由此而产生的失效模式分析。
这一项是不是要求我写在样机设计过程中可靠性评价试验中的失效模式分析?还是要我把FMEA分析写上去?

非常紧急,请各位帮帮忙呀,谢谢!!!
发表于 2007-12-10 1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而产生的失效模式分析

最后一句是重点的话,那可能是要放上FMEA分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2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下偶的一点体会,好的产品可靠性报告应该在以下资料基础上产出:
1、以前类似产品的Lessonlearned,有利于理解产品特性,预估实效模式;
2、该类产品的常见失效模式,实际使用应力条件(或客户要求),相应的通用标准,作为可靠性验证实验设计的依据;
3、详细的测试过程及检测记录(测试条件,失效描述/时间点/图片,等);
4、实效分析及定义改善者(机构设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生产工艺,供应商品质等);
5、改善策略/方法的提出,一定要有相应的进度表及负责人(负责到单位没用),以便追踪确认;
6、对改善策略的验证计划(往往需要回归验证)及验证结果确认。

对于产品的开发,以上过程往往要进行若干次,以使产品在出货时有足够可靠性应付实际的使用状况。

另外,对于FMEA,美军标有详细的要求描述(各项的用途,用法,甚至格式),楼主不妨一查。
我们在设计阶段会产出DFMEA,生产阶段产出PFMEA,主要目的在于最大可能的预防可能的失效,缩短研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fanweipin + 5 不错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1: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东,好像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写的,需要组织一个te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2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同Kevin的说法。

可靠性工作单位可做大,可作小。

小者,只是执行相关可靠性测试(如实验室),再者,可针对产品特性提出可靠性考察方案及相关评估,大者,则可涵盖到产品设计、生产、维护等多个阶段的考察、改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进度,甚至不同部门职责分工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工作不能够连续,完善的进行,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8 09: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如果你只是写试产总结的话,LZ的回复都太专业化了,通常我们也需要统计这些数据,但是只是要求测试部门统计产品测试不良缺陷,测试工程师分析结果(来料还是制成)若后者会进一步分析是设计问题还是生产本身。反馈这些数据给研发人员就好,他们会有相应的工程师进行下一步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3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