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美国人(JagdishSheth\RajendraSisodia)写了一本叫《3法则》的书,一时极为畅销,大受企业界和学术界欢迎。+
该书的的核心论点是:在一个成熟发展的市场中,经过充分的竞争,最终将由3个最重要的“巨头”瓜分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份额。这三巨头将共占有市场中90%以上的份额,大约分别是:老大60%、老二20%、老三10%。
目前,我国可靠性试验设备的公司数量巨大,行业效率达到极其低下的境地。由于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的分散,行业将不得不进行重组,于是公司数量急速下降,90%以上的公司将消失。重组之后,市场开始变得有序。为了争夺市场地位,那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把它们的财务收益和费用进行对比,以便变得更加有效率。它们对生产什么产品、提供那些服务以及在那个市场中竞争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战略选择。最终会有3个胜利者脱颖而出,成为“巨头”。
谁将成为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业界的三巨头呢?
在下因工作关系,与业界的许多企业高层颇有交情,根据多年的观察,有如下推论(10年预报,10年后会怎样,俺就不知道了),现抛砖引玉,欢迎各位高手或抛玉或砸砖:
先说老大,恐怕是ESPEC了。事实上,广州ESPEC和上海ESPEC现在已经把住了老大和老二两把交椅,但面临目前的竞争态势,ESPEC将进行2次大的战略重组,以确保市场地位。ESPEC将保持市场老大。
第一次战略重组将在上海和广州分别进行,以广州为例,合资双方将进一步投资,同时,五所内部的设备制造事业将全面终止,五所设备生产开发的所有资源,除留下2~3个人留守为已售产品的做保修期内服务外,全部将作为投资并入广州ESPEC。上海的战略重组也与此类同。2地的第一次重组将在2年内实现。
因为涉及到3方的利益,第二次战略重组将花费5~8年的时间,以实现广州ESPEC和上海ESPEC的重组,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3方的智慧和诚意是严峻的考验,能否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老二是谁?重庆银河和台湾庆声都有可能,由于地缘优势,银河胜出的机会将大的多。
要保持三甲地位,坐上老二交椅,银河面临的挑战比ESPEC大的多,银河的软处在于观念意识和管理手段落后,相信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银河要走的路将是外延发展和内延发展并举的道路。外延方面,银河将通过股份交换的方式,兼并3~5家重庆企业,组建一个资源共享的集团公司;内延方面,银河将加强管理观念的和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从外资企业引进一批人才。路很难,但相信他们也能成功地坐上第二把交椅。
第三匹黑马是谁?
老实说,我不知道。
别的本土企业么?四达的辉煌只是曾经的,这也证明如果没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营销战略管理,光靠强势推销手段,是不可能长久辉煌的,四达的辉煌和衰落留给大家深刻的教训,这教训已经成为业界宝贵财富,许多企业深以为戒。别企业的好像还没有脱颖而出兆头。
别的外资企业么?现有的这几个我看都先天不足,5年之内难有起色。
台资企业么?影响的因素太多,好像也很难。
请各位老兄说说吧。
[本帖最后由bipo-bipo-hai于2008-2-1817:02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