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33907|回复: 55

談一下電阻的降額?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1 2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在做電阻的降額測試時,一般有這幾個參數:額定電壓,溫度,功率。

請問一下有朋友在做測試時有對電阻的峰峰值電壓進行管控嗎?是不去管它?還是取其最大工作電壓值?

我有碰到問題:如一個電阻22歐/0.25W上的RMS電壓值為3V,但其峰峰值有50V,其最大工作電壓值為200V,按照Vp-p=2.828Vrms,==>Vpp=2.828*3=8.484V,遠超過實測的Vp-p值,碰到這樣情況你是如何處理?
发表于 2007-4-12 17: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阻的峰峰值我认为可以不用去管控。

只要不超过最大工作电压值就可以了。

[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07-4-1217:56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2 17: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电阻失效模式来看,电阻的开路占比例最大,比如说
薄膜电阻Film开路        59        短路        5        参数变化        36

而引起开路的最大可能是过功耗,过热引起击穿,所以你现在实测的VP-P为50V下,
由于是瞬间尖峰,维持时间短。它所引起的瞬间过功耗肯定比最大200V下的所承诺的时间短,
所以这个VP-P一般情况下不大于最大工作电压时是可以忽略的。(当然要关注一下峰值所持续的时间)
个人薄见,欢迎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08: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现在努力看一个降额标准。

电阻降额好像是一些功率类的才做吧,怎么fanweipin版主22歐/0.25W的小功率都做降额啊。

看来你们公司产品的这些可靠性设计做的很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有些前輩是將峰峰值電壓控制在RMS電壓的三倍,不可以超過這個限值,但不知原由,是不是軍方有此類要求呢?

我們在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以前每個案子要測試2000多個零件,現在IC出來了,數量也減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fanweipin于2007-4-1311:16发表
估算產品MTBF時必須將所有的零件的失效率計算出來,所以必須每個電阻電容都要做測試,不能放走一個,才能夠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事风格。

不过fan兄有没有看过,这些电阻电容占整机的失效率的比率是多少,而整机失效率排在前十位的几乎都是大的电解电容,变压器,IC之类的。所有贴片的或小功率电阻,电容可能占不到5%。

关于电阻的降额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3: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admin于2007-4-1311:46发表


做MTBF确实是每个产品的失效率要计算出来,不过你们太严谨了,理论上是所有器件的应力参数通过测试,然后再用应力法做预计,

可是这么多小电阻,小电容都去测那真的很费力费神,呵呵,很佩服这样的做...




確實是這樣的,電阻電容的失效率要小很多,大家可以看以我的計算結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4: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传张图片看看。

这是整机失效率占前十位的。

一般失效率占到一大半。

至于小电阻,小电容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呵呵,当然严谨一点的话,还是做完全部元器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4: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fanweipin和admin的图片,

想不到一个失效率的计算还有这么多名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4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